新国学网:明朝灭亡后为何南北方“假太子”频频出现?(1)

编辑:Jina 来源:人民网 
 

生在皇家,虽然可以过着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但凡和“皇家”扯上关系的人,无不过着钩心斗角的累心生活。而且一旦皇权败落,甚至亡国,这些曾经的皇家人下场没有几个是好的。

从明朝亡国太子的悲惨命运中看得出,皇太子与王朝的命运联系的是多么紧密。一旦亡了国,不管愿意不愿意,皇子的命运只能是死!

亡国太子

就在那一夜,大明朱家的天下改朝换代,朱家的孩子们死的死、散的散。

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进北京之前,崇祯皇帝朱由检把三个儿子叫到了身边。想着大明几百年基业要毁在自己的手里,看着还都是孩子的三个儿子,崇祯帝心里相当不是滋味。他教育自己的儿子说,你们赶紧跳命去吧,找个乡下地方,做小老百姓吧。以后的生活要小心谨慎,遇到做官的要叫老爷,遇到读书的要叫先生,如果你们能留条命,一定要记得给父母报仇!

送走了三个儿子,崇祯帝在后宫大开杀戒,还砍了女儿长平公主的手臂。宫中的太监宫女见皇帝都杀红眼了,四散逃命,只留下满身血迹失魂落魄的朱由检……

朱由检有七个儿子,可活下来的只有皇长子兼太子朱慈烺、皇三子永王朱慈炯、皇四子定王朱慈炤,逃出来的这三个儿子,似乎为日后的反清复明留下了皇族的血脉与希望。

太子朱慈烺被太监们护着冲出皇宫,躲在京城的某个角落里。两个弟弟则直接投奔了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侯周奎。按理说,周奎那可是大明宗室的至亲,见两位皇子投奔而来,应该想方设法保住他们才是。但这周奎可没顾及什么亲戚关系,竟然主动把两位皇子交给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太子朱慈烺随后也在农民军的搜捕中被捕。

为了给推翻大明王朝一个理由,李自成进北京后没有杀掉三位皇子,而是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并和其他两个兄弟一起看管起来。可李自成在北京屁股还没坐热乎,吴三桂就把清军放进了山海关。于是李自成便马不停蹄去东征吴三桂了,还把三位皇子也带在了身边。要说打仗,三位皇子肯定不会,李自成带上他们也无非是想借大明皇子的名义招安吴三桂。

可吴三桂可没管什么皇子不皇子的,率军把李自成的农民军打了个落花流水,最终北京失守。在李自成西撤的时候,溃不成军的农民军自顾不暇,哪还顾得上三位前朝皇子啊,他们最终不知去向。从那以后,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就再也没在正史中出现了。

大清国的明皇子们

朱家的三位太子在正史中消失了,却在野史中“活跃”起来了。

顺治元年(1644年),前明朝太监常公公家有人拜访,他一看吓了一跳,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明太子朱慈烺。常公公不敢也不愿意收留这个烫手的山芋,直接把他带到了周奎那里。

周奎一看到朱慈烺,大呼:“这是谁家的孩子啊?”周奎难道不认识自己的外孙?当然不是,其实周奎一见面就认出来了,只是他不能承认。在周奎家休养的长平公主听到消息,从内室跑了出来,一见弟弟就大哭起来。周奎见状,只好认下了朱慈烺。

朱慈烺从小过的是前呼后拥的生活,让他在周奎家夹起尾巴做人,那怎么可能。人前人后的,他总是指使下人干这干那的,还总是把前明太子的身份搬出来。当时已经改朝换代了,周奎本身活得就小心翼翼,再加上收留亡国太子,这要是让大清朝廷知道了还得了?于是忍无可忍的他派人把朱慈烺赶出了家门。

朱慈烺也是个情商不高的主儿。想他自己这种特殊身份,没人愿意收留,还不赶紧跑,结果他在周奎的门前骂起街来。周奎的家人可能素质也不怎么样,竟然与朱慈烺隔着大门对骂起来!结果双方的争吵把满清官兵招来了,一听说这有明朝太子,官兵连忙把朱慈烺押走了。周奎见朱慈烺被带走了,这可是大祸临头啊,连忙上书多尔衮说这个人是个假太子。

在多尔衮看来,这人就算是个真太子也必须让他变成假的。大清刚刚占了别人家的地盘,前任地主的儿子就回来了,再加上大清国是满族人建立的,汉族人相当不服,这个太子的出现,不是正好给了想恢复大明江山的人一个旗号?所以,这个太子必须是假的。

虽然大家的目的不同,可手段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极力否认这个太子的身份。

在朱家亲属、大明宫人以及前朝官员的辨认下,人们“一致认定”这个太子是假的。当然,就算有人认为是真的,多尔衮也让他们永远闭上了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明朝,灭亡,太子,频频明朝 灭亡 太子 频频
下一篇:诸葛亮为何要置大将魏延于死地||上一篇:高士奇如何讨得康熙欢心:就算犯罪也不被追究(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