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后人眼中的周振甫和钱锺书先生(2)

编辑:Jina 来源:人民政协网
 

(三) 


  1984年,拙著《关汉卿戏剧人物论》出版后,很想送给钱先生一册以求指正,但又担心得不到回音——其实,送人“哂正”的东西,有几个能够得到认真的回复?我把自己的忐忑和犹豫告之周先生,先生倒是挺痛快,认为不必顾虑那么多,既是虚心求教,就不存在什么“丢面子”的问题。于是我斗胆地把书寄给了钱先生。不两天,1984年9月9日,同事马蓉带给我一信,信没封口,信封上用毛笔写着:  


    烦 致 黄克同志(下面是钱先生特殊字体的签名)拜托 


  我兴奋之极,急忙取读: 


  周先生寿会上一晤,又两易寒暑,伏想佳胜。忽奉惠赐新著,竟承齿及贱名,附骥之幸,韩退之所谓“其荣也所以为愧也!”弟老至耄及,与后起英髦,益乐厥成。容当细谈。先此布谢。 


  信中提到的“齿及贱名”,是指书的“后记”:“记得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序》在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宋诗的成就之后,写了这样一段话:‘鄙薄宋诗的明代学者对(宋诗的)这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我借用钱先生的比方,意在说明我的关汉卿研究也不过做了些“小数点后多除几位”的工作罢了。不想竟被钱先生所注意,实是出乎意料。 


  于是我诚恳而又工整地给钱先生写了一封回信,感念回报而已,并不敢幻想什么“容当细读”进一步作答。10月4日,距离上次回信不足一个月,先生的复信就到了。惟因先生在鼓励我时多有溢美之词,让我惶恐不安,反倒应了先生引用韩昌黎的那句话“其荣也所以为愧也”,竟然唯有窃喜,不好意思出以示人,以免招徕拉大旗做虎皮之诮,存于箱底,一放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回想此事,只觉得自己过于当真和幼稚,分明是先生对后生的奖掖,却错当成自己的实际水平评价。 


  抛开个人的小算盘,先生信中于文学之道,提出了十分精辟的见解,足有发人警醒处。内容如下: 


  尊著已快读一过。清人论学,以“义理、考据、词章”鼎足。窃谓文学即“词章”,而自有其“考据”,版本、生卒、来历是也;亦自有其“义理”,文艺理论是也。文心诗眼,赏心析异,斯则“词章”只本分。当世所谓“文学研究”者多致力于前二事,忽略词章本分,其故由于天分不足,乏文心诗眼也。于是“文学研究”遂成历史学、美学之附庸,而不能自立门户。 


  针砭时弊,可谓一针见血。在文学家辈出之今日,似乎还不曾见如此揭示“文学研究”真谛者。  


(四) 


  跟钱先生交往,还有一事也和周先生分不开,那就是关于《谈艺录》的出版。这部旷世杰作,虽早已享誉海内外,但解放后一直没有重印过,现由钱先生大量补充,周先生大力编辑,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增订本,一时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我在拜读之后,也不自量力地生发出写篇书评,记述自己心得体会的冲动。我把这个意思跟周先生讲了,周先生说:“那很好啊。”只过两天又代钱先生捎话给我说:书评就不必了,写写书的销售情况就行了。想不到的是我的千字小文竟引起同事的兴趣,这给了我勇气,下决心铺演开来。偏在这时,得到人文社弥松颐学长展示的美籍学者余英时书赠钱先生的一段文字,启发我最终完成了以《龙的飞舞——钱锺书先生及其〈谈艺录〉为名的书评,发表在1985年10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随即给钱先生寄去了一份报纸,请求指正。于是我又得到一封珍贵的回函: 


  大文一登载,《大公报》的吕德润同志就剪寄,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舒展同志寄给我全报三份,昨天又接到美国寄来的复制剪报。我读后只觉惭愧,承你那样过奖,实不敢当,我会因此而折福减寿的!福过灾生,誉过谤至,我只想套用《镜花缘》淑士国里酸秀才的话:“兄也兄也,切莫言之!你若言之,我甚怕哉!”就文论文,你写了一篇妙笔生花的好文章,万惜题目太糟,你以为何如?颜先生的英语很好,他是南开转学插班的,和他同时插班的还有两位,其一就是曹禺同志,那时候曹禺的才华还“深藏若虚”,单凭英语排列,班上数不着他。 


  据云当年清华外文系有“三杰”,即钱先生、曹禺先生和颜先生,且喻之以龙虎狗。南开园中有人叹惋颜之天才曰:狗尚如此,何况龙虎。钱先生后来跟舒展同志谈话,将这种比喻讥之为“现代神话”。 


  就在这一年深秋的一个上午,我陪同周先生和师母到了三里河钱先生的新居。 


  记得正值法国驻华大使馆刚刚送来一部《金瓶梅》的法译本,于是话题也就从这两大册法译本说起。原来译者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难题都一一向钱先生请教,所以出版后专门拜托驻华使馆代呈。说起《金瓶梅》描画人物,钱先生颇多高论,记得他说写“紫膛色瓜子脸”美人,跟《玉蒲团》写“麻子脸”美人一样,都为前人所未道,比之《红楼梦》写服饰长相的千篇一律强多了。当然在饮食文化上,《金瓶梅》又远远不及《石头记》了。 


  都是闲话,处处显其独到之见。难怪周先生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钱先生平素一定很寂寞,因为很少有能交谈的人。今天是真的体验到了。(黄 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后人,眼中,钱锺书,周振甫后人 眼中 钱锺书 周振甫
下一篇:后人眼中的周振甫和钱锺书先生(1)||上一篇:神医华佗一直耻于自己的医生身份 常想入仕为官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