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连床都不会修的笨木匠
咱先讲一个故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个妹夫叫裴封叔,家住首都长安的光德里。我查了一下唐代长安图,发现光德里位于长安政治中心——皇城的西南边,与朱雀门相距不过两个街区,而且又紧挨商业中心区西市,放到今天的北京,起码应该地处二环之内吧,绝对不会跑到密云那样的地方去。
那时候的房价怎样呢?柳宗元正处中唐时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唐德宗赐给大将李怀光的外甥燕八八一千贯钱,也就是一百万钱,让他在长安城内买房子。既然是高干子弟,买套房子应该不会少于现在的一百平方米吧。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房价了。
柳宗元妹妹、妹夫家住的房有多大?我想应该不小,因为他们有空房子可以租出去。
有一天,有人上门来租房子,这人姓杨名潜,自称是个木匠,来长安城干活,至于租金的支付方式,就是替屋主人干活。杨木匠的装备有点怪:有尺子墨斗,却没斧子锯子。裴封叔不免有点疑心,既然以干活的方式支付租金,那你杨木匠会干什么?杨木匠说:“我会选材,会指挥工程,没我,就甭想建成一座房,我帮人家干活,拿的佣金是同伙的三倍。”这话说得不踏实,看来这人不踏实。
有一天,杨木匠睡的床坏了一只脚,杨木匠束手无策,居然说:“早晚请个人来修理一下。”柳宗元正好在场,见此,笑道:原来是个只说不练骗饭吃的。
反差:指挥首都政府大楼装修
没多久,长安城的衙门要装修,按现在的理解,就是北京市政府大楼要装修。这个工程不一般,主持工程的绝对不能是平庸之辈。柳宗元当时是个京官,对于这样的工程肯定会目睹的。某天,柳宗元经过长安市政府大楼的装修工地,发现工地上堆满了木材,挤满了工匠,他们有的拿斧子,有的持锯子,都百鸟朝凤一般围绕着一个人。那人左手拿尺,右手拿棒,像个现代导演一般,指挥棒一舞:“动斧子。”马上有工匠屁颠屁颠跑过去挥斧子;那人回首一举指挥棒:“动锯子。”马上有工匠屁滚尿流去锯木。一群能工巧匠都看他的脸色,听他的号令,没有一个敢擅自做主。谁干得不好,一声怒斥,马上走人。那位指挥在墙上画设计图,一尺大小,把整个大厦的构造全表现得精确无比。若干日之后,工程完毕,却只署了一个人的名字,就是那个总指挥的名字,总指挥是谁?
居然就是那个在柳宗元妹妹家租房,连床都不会修的杨潜师傅!
升华:从木匠身上领悟宰相的管理方法
柳宗元老师在大叹看走眼的同时,做了这么一个理论高度的总结:这个连床都不会修理的笨木匠,原来是个做宰相的料啊。
原文就是:“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值得宰相学习。
这个值得宰相学习的“法”是什么法?小木匠小包工头的法怎么和泱泱大国的宰相之法比?这个法就是管理方法。
天下之道都是相通的,木匠的法和宰相的法也是一样的。我们看柳宗元老师是怎么将木匠的管理方法往宰相的道道上扯的。
分工
木匠:杨木匠统管整个建筑或装修工程,手下一帮工匠各司其职,靠自己的手艺吃饭。
宰相:国家的事务,无非也像一个大工程一般,宰相统管着整个大工程,手下一帮郡守呀、县官呀、押司呀,其实也跟工匠呀,泥瓦匠呀、锯木工一样,听宰相的指挥,靠自己的“行政手艺”吃饭。
工作方法
木匠:作为工程的经理人,凭着自己画在墙上那几尺大小的设计图,指导实际操作,而完成一个个浩大的工程。
宰相:作为天下的经理人,心中也有一张图纸,看到城市的情况就能了解到农村的情况,看到农村的情况就知道城市的情况,看到自己国家的情况就知道国际上的情况,就好像杨木匠看到图纸的局部就能知道整个工程一般。我阐述得有点啰嗦,柳宗元的原文就13个字:“视都知野,视野知都,视国知天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木匠,宰相,唐代,领悟,身上,柳宗元,方法,管理木匠 宰相 唐代 领悟 身上 柳宗元 方法 管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秦始皇自命“祖龙”有何玄机?||上一篇:唐代柳宗元:从木匠身上领悟宰相的管理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