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对慈禧的评价是错误的
浩宇:在辛亥革命前,清王朝也进行了一些变革,例如最早的洋务运动。我们该怎么看待洋务运动?
周有光:洋务运动是进步的。解放后反对洋务运动是错误的,现在改正了。洋务运动很幼稚,而且都是大官僚来搞的,普通人没有这种条件。洋务运动搞得乱七八糟,但它也做了一些小事情。
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康有为要改革,但是慈禧太后不让改,最后没有成功。慈禧太后是反对改革的,也就是反对革命的。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改革就是革命。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革命,康有为是第一个,虽然失败了,但影响是很大的。“戊戌变法”留下来的成果就是一所京师大学堂。
浩宇:庚子之变后,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清末新政”的改革措施。慈禧太后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清末新政”的领导者,所以现在有些学者对于慈禧太后也有了新的比较高的评价,你怎么看?
周有光:当权者一开始不想改革,后来没有办法了才同意。慈禧太后是坏人,是一个彻底的坏人,她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女皇帝,是真正的女皇帝。她没有做什么好事情,有的改革是她没有办法了才同意的。
浩宇:1906年废除运行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是慈禧同意的,这算是很有革命性的举措吗?
周有光:慈禧太后废除科举是被迫的,怎么是她的功劳?废科举是一种维新运动,清朝末年像康有为这样的人不是一个,有好多人。他们是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立志要改革。广义来讲,清末的改革都是维新运动,主要是学日本的明治维新,因为明治维新搞成功了。
晚清政府废除了科举,新式教育开始兴起,不过晚清时新式学校很少,只搞了一点点。清王朝垮台后,新式学堂才真正兴办起来。我进的小学就是新式学堂,那时候皇帝已经没有了。
浩宇:现在有些人对慈禧太后评价很高。
周有光:因为中国有些人喜欢皇帝嘛。清王朝垮台后,还有些人虽然不叫皇帝,实际上就是“皇帝”。提高对慈禧的评价,我个人看,是错误的。
康有为前进了半步 孙中山跨出了一步
浩宇:在清末的改革中袁世凯非常积极,力推改革,你怎么评价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
周有光:袁世凯也想做皇帝。辛亥革命后,他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做中国的“华盛顿”,但他思想太坏,自己当皇帝,所以他失败了。客观来讲,他把清朝搞掉了,也算做了一件好事情,很勉强。总体来讲,我对袁世凯是否定的。
袁世凯是练新兵起来的。其实在他起来以前,已经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他们都有进步性,而太平天国是落后的。以前的理论有一个错误,好像农民运动都是进步的,这是完全不对的。
浩宇:康有为反对孙中山的革命,鼓吹改良,怎么评价这些改良派呢?
周有光:改良也是革命。康有为搞维新运动,维新运动是进步的。康有为主张保留皇帝,实行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制是民主运动的初步形式,英国不也还是君主立宪吗?所以说,康有为的维新运动是进步的。
浩宇:都是进步的,那么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区别是什么呢?
周有光:孙中山不要皇帝,康有为要保留皇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在这里。所以,康有为是前进了半步,孙中山跨了一步。
浩宇:但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又搞复辟,这就有点问题了?
周有光:那是不重要的,不能拿后来的事情来否定他。那个时候康有为已经没有了什么权力了,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做不出什么事情了。
浩宇:现在,对于孙中山的评价分歧很大,有的说他是民主革命的伟人,有的说他是“空头革命家”,你怎么评价孙中山?
周有光:孙中山是伟大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孙中山做的好事很多,坏事很少,基本上是成功的。要知道,他那时候比较困难,不容易。
浩宇: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
周有光:他是革命家,是革命的,是进步的。国民党是他创造的,国民政府是根据他的理论来搞的,做了许多成功的事情,国民政府的功劳跟孙中山是分不开的。现在把国民党完全否定了,这是不对的。孙中山的功劳要跟国民党整个功劳放在一起算,他死了以后,国民党就按照他的规定来做。
浩宇:但是国民党后来也是独裁啊。
周有光:孙中山讲得很清楚,革命要分两步来走,第一步是军事革命,必须要独裁。军事革命成功以后,就要搞民主革命。
那么,蒋先生做的坏事呢,就是他没有走民主道路。我为什么讨厌蒋介石?就是因为他是搞专制的,而共产党宣传的恰恰是要走民主,所以我们欣赏共产党。
关键字: 内容标签:辛亥革命,眼中,周有光辛亥革命 眼中 周有光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浩宇:在辛亥革命前,清王朝也进行了一些变革,例如最早的洋务运动。我们该怎么看待洋务运动?
周有光:洋务运动是进步的。解放后反对洋务运动是错误的,现在改正了。洋务运动很幼稚,而且都是大官僚来搞的,普通人没有这种条件。洋务运动搞得乱七八糟,但它也做了一些小事情。
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康有为要改革,但是慈禧太后不让改,最后没有成功。慈禧太后是反对改革的,也就是反对革命的。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改革就是革命。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革命,康有为是第一个,虽然失败了,但影响是很大的。“戊戌变法”留下来的成果就是一所京师大学堂。
浩宇:庚子之变后,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清末新政”的改革措施。慈禧太后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清末新政”的领导者,所以现在有些学者对于慈禧太后也有了新的比较高的评价,你怎么看?
周有光:当权者一开始不想改革,后来没有办法了才同意。慈禧太后是坏人,是一个彻底的坏人,她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女皇帝,是真正的女皇帝。她没有做什么好事情,有的改革是她没有办法了才同意的。
浩宇:1906年废除运行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是慈禧同意的,这算是很有革命性的举措吗?
周有光:慈禧太后废除科举是被迫的,怎么是她的功劳?废科举是一种维新运动,清朝末年像康有为这样的人不是一个,有好多人。他们是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立志要改革。广义来讲,清末的改革都是维新运动,主要是学日本的明治维新,因为明治维新搞成功了。
晚清政府废除了科举,新式教育开始兴起,不过晚清时新式学校很少,只搞了一点点。清王朝垮台后,新式学堂才真正兴办起来。我进的小学就是新式学堂,那时候皇帝已经没有了。
浩宇:现在有些人对慈禧太后评价很高。
周有光:因为中国有些人喜欢皇帝嘛。清王朝垮台后,还有些人虽然不叫皇帝,实际上就是“皇帝”。提高对慈禧的评价,我个人看,是错误的。
康有为前进了半步 孙中山跨出了一步
浩宇:在清末的改革中袁世凯非常积极,力推改革,你怎么评价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
周有光:袁世凯也想做皇帝。辛亥革命后,他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做中国的“华盛顿”,但他思想太坏,自己当皇帝,所以他失败了。客观来讲,他把清朝搞掉了,也算做了一件好事情,很勉强。总体来讲,我对袁世凯是否定的。
袁世凯是练新兵起来的。其实在他起来以前,已经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他们都有进步性,而太平天国是落后的。以前的理论有一个错误,好像农民运动都是进步的,这是完全不对的。
浩宇:康有为反对孙中山的革命,鼓吹改良,怎么评价这些改良派呢?
周有光:改良也是革命。康有为搞维新运动,维新运动是进步的。康有为主张保留皇帝,实行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制是民主运动的初步形式,英国不也还是君主立宪吗?所以说,康有为的维新运动是进步的。
浩宇:都是进步的,那么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区别是什么呢?
周有光:孙中山不要皇帝,康有为要保留皇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在这里。所以,康有为是前进了半步,孙中山跨了一步。
浩宇:但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又搞复辟,这就有点问题了?
周有光:那是不重要的,不能拿后来的事情来否定他。那个时候康有为已经没有了什么权力了,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做不出什么事情了。
浩宇:现在,对于孙中山的评价分歧很大,有的说他是民主革命的伟人,有的说他是“空头革命家”,你怎么评价孙中山?
周有光:孙中山是伟大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孙中山做的好事很多,坏事很少,基本上是成功的。要知道,他那时候比较困难,不容易。
浩宇: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
周有光:他是革命家,是革命的,是进步的。国民党是他创造的,国民政府是根据他的理论来搞的,做了许多成功的事情,国民政府的功劳跟孙中山是分不开的。现在把国民党完全否定了,这是不对的。孙中山的功劳要跟国民党整个功劳放在一起算,他死了以后,国民党就按照他的规定来做。
浩宇:但是国民党后来也是独裁啊。
周有光:孙中山讲得很清楚,革命要分两步来走,第一步是军事革命,必须要独裁。军事革命成功以后,就要搞民主革命。
那么,蒋先生做的坏事呢,就是他没有走民主道路。我为什么讨厌蒋介石?就是因为他是搞专制的,而共产党宣传的恰恰是要走民主,所以我们欣赏共产党。
关键字: 内容标签:辛亥革命,眼中,周有光辛亥革命 眼中 周有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