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见过面,但总听过他跟八旗子弟的种种“浪游”传说,太后听了心动,忍不住召他入宫自己看个究竟也说不定。说实在的,《DécadenceMandchoue》有关清宫各种繁文缛节的描述,如果不曾登堂入室,实难想象出来。
英国“从男爵”(Baronet)SirEdmundTrelawnyBackhouse(1873-1944)为了方便在中国活动,自取汉名“巴恪思”。1939年巴恪思到了日人治下的北平,入住外国公使馆区内。他一袭及膝长袍、腮帮子满是长长白白的胡须。骤眼看去,像一位中国的老先生。巴恪思一口京片子说得非常地道。
其实巴恪思早在1898年就到了北京。他在牛津念大学,可是没有修完学位。对外语有特殊天分,中文以外还通晓法文、德文、拉丁文、俄文、希腊文和日文。到北京后一年,他就在英国使馆服务,同时也给《泰晤士报》做些翻译工作。1903年受聘为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法律和文学教授,一年后成为英国驻外使馆的agent(特务?)。原来SirEdmund除上述六种语言外,还通晓蒙古文和满洲文。
1910年巴恪思和J.O.PBland合著的《ChinaUndertheEmpressDowager》(慈禧太后治下的中国)出版,轰动一时。巴恪思声称他在八国联军焚城时捡获一本景善的日记,因此书中引述日记的数据有不少是“秘史”。后来他又跟别人合编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中英口语辞典。看来巴恪思的著作日渐受到行家的重视,不然资深汉学家SirWalterHillier不会推荐他出任伦敦大学King'sCollege的中文系主任,但他因病未能成事。
巴恪思的另类书写《DécadenceMandchoue》(《淫乱满洲》)手稿在图书馆搁了近四十年,最近才由DerekSandhaus取得整理出版。书的副题是:《巴恪思爵士中国回忆录》(TheChinaMemoirsofSirEdmundTrelawnyBackhouse)。我们记得,巴恪思是在八国联军焚城前两年抵达北京的,因此他有机会目睹“联军”中的暴徒在光天化日下抢掠宫廷宝物的经过。巴恪思认为这种罪行是白种人的耻辱。他伙同一些满洲朋友抢救了相当于五十万两银子(Taels)的古董文物,其中一件是慈禧最心爱的玉石。巴恪思通过李莲英安排把这些宝物送回宫里。慈禧跟他见了面,“龙颜大悦”,巴恪思在华的secondcareer由此展开。
1943年,住在外国公使馆区的瑞士名誉驻北平领事ReinhardHoeppli医生乘坐人力车外出,路遇那位长袍及膝的老先生。领事不认识他,没有打招呼,但给他拉车的满洲车夫却一眼就认出他是谁,告诉领事说“我们是面对伟人了”,因为谣传此君曾是西太后的情人。洋车夫的话说得客气了。在《淫乱满洲》的文本中,口没遮拦的老百姓有时直呼这位有“洋荣禄”之称的巴爵士为“那位×过老佛爷的洋鬼子”。
巴恪思的故事神奇得直如天方夜谭。我们从小听来的“清宫秘史”,都肯定太监李莲英无恶不作。可巴恪思却跟他特别投缘,互相推心置腹,无所不谈。有一天退了朝,李莲英邀请巴恪思到他靠近CatholicCathedral那家自己的“豪宅”坐一会。原来太监要给洋朋友看看自己“净身”后留下来泡在火酒里的阳具。
巴恪思又说:“李莲英此时像一头发情的公羊,一边促我脱去衣服,一边向我展示他擦得香喷喷的身体,好让我慢慢地欣赏……(下删多少多少字)。”
SirEdmund是个同性恋者,阴性。他自认对女人没有兴趣,承认一生中有过的“男女关系”只慈禧一人。
李莲英领着巴恪思到老佛爷的睡房,给他身上各“孔道”擦满了檀香油,又给了他一些清宫特制的春药。他们一踏进太后的孔雀睡房时,太后就瞧着巴恪思嚷道:“我的床冷冰冰的,快来排解我的寂寞。”太监吩咐巴恪思在垫子上跪下,好让老佛爷前前后后抚摸他。
“胡说!”老佛爷道:“他跪着怎能‘为所欲为’!让他脱得光光的,好让我慢慢欣赏他迷人的胴体,‘愿饱眼福’。”
“为所欲为”和“愿饱眼福”都是巴恪思夹杂在文本中的原文。他通多种语文,一有机会就炫耀。他叙事时还有一个更难忍受的地方是爱话分两头地不断打岔,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从这角度看,《DécadenceMandchoue》果然是一本未经作者修饰的回忆录。
老佛爷前前后后“爱抚”巴恪思一番后,吩咐他说:“你得忘记我是太后,把我看作杨贵妃吧。你自己就是唐明皇。”
关键字: 内容标签:英国,慈禧,贵族,巴恪思英国 慈禧 贵族 巴恪思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英国“从男爵”(Baronet)SirEdmundTrelawnyBackhouse(1873-1944)为了方便在中国活动,自取汉名“巴恪思”。1939年巴恪思到了日人治下的北平,入住外国公使馆区内。他一袭及膝长袍、腮帮子满是长长白白的胡须。骤眼看去,像一位中国的老先生。巴恪思一口京片子说得非常地道。
其实巴恪思早在1898年就到了北京。他在牛津念大学,可是没有修完学位。对外语有特殊天分,中文以外还通晓法文、德文、拉丁文、俄文、希腊文和日文。到北京后一年,他就在英国使馆服务,同时也给《泰晤士报》做些翻译工作。1903年受聘为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法律和文学教授,一年后成为英国驻外使馆的agent(特务?)。原来SirEdmund除上述六种语言外,还通晓蒙古文和满洲文。
1910年巴恪思和J.O.PBland合著的《ChinaUndertheEmpressDowager》(慈禧太后治下的中国)出版,轰动一时。巴恪思声称他在八国联军焚城时捡获一本景善的日记,因此书中引述日记的数据有不少是“秘史”。后来他又跟别人合编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中英口语辞典。看来巴恪思的著作日渐受到行家的重视,不然资深汉学家SirWalterHillier不会推荐他出任伦敦大学King'sCollege的中文系主任,但他因病未能成事。
巴恪思的另类书写《DécadenceMandchoue》(《淫乱满洲》)手稿在图书馆搁了近四十年,最近才由DerekSandhaus取得整理出版。书的副题是:《巴恪思爵士中国回忆录》(TheChinaMemoirsofSirEdmundTrelawnyBackhouse)。我们记得,巴恪思是在八国联军焚城前两年抵达北京的,因此他有机会目睹“联军”中的暴徒在光天化日下抢掠宫廷宝物的经过。巴恪思认为这种罪行是白种人的耻辱。他伙同一些满洲朋友抢救了相当于五十万两银子(Taels)的古董文物,其中一件是慈禧最心爱的玉石。巴恪思通过李莲英安排把这些宝物送回宫里。慈禧跟他见了面,“龙颜大悦”,巴恪思在华的secondcareer由此展开。
1943年,住在外国公使馆区的瑞士名誉驻北平领事ReinhardHoeppli医生乘坐人力车外出,路遇那位长袍及膝的老先生。领事不认识他,没有打招呼,但给他拉车的满洲车夫却一眼就认出他是谁,告诉领事说“我们是面对伟人了”,因为谣传此君曾是西太后的情人。洋车夫的话说得客气了。在《淫乱满洲》的文本中,口没遮拦的老百姓有时直呼这位有“洋荣禄”之称的巴爵士为“那位×过老佛爷的洋鬼子”。
巴恪思的故事神奇得直如天方夜谭。我们从小听来的“清宫秘史”,都肯定太监李莲英无恶不作。可巴恪思却跟他特别投缘,互相推心置腹,无所不谈。有一天退了朝,李莲英邀请巴恪思到他靠近CatholicCathedral那家自己的“豪宅”坐一会。原来太监要给洋朋友看看自己“净身”后留下来泡在火酒里的阳具。
巴恪思又说:“李莲英此时像一头发情的公羊,一边促我脱去衣服,一边向我展示他擦得香喷喷的身体,好让我慢慢地欣赏……(下删多少多少字)。”
SirEdmund是个同性恋者,阴性。他自认对女人没有兴趣,承认一生中有过的“男女关系”只慈禧一人。
李莲英领着巴恪思到老佛爷的睡房,给他身上各“孔道”擦满了檀香油,又给了他一些清宫特制的春药。他们一踏进太后的孔雀睡房时,太后就瞧着巴恪思嚷道:“我的床冷冰冰的,快来排解我的寂寞。”太监吩咐巴恪思在垫子上跪下,好让老佛爷前前后后抚摸他。
“胡说!”老佛爷道:“他跪着怎能‘为所欲为’!让他脱得光光的,好让我慢慢欣赏他迷人的胴体,‘愿饱眼福’。”
“为所欲为”和“愿饱眼福”都是巴恪思夹杂在文本中的原文。他通多种语文,一有机会就炫耀。他叙事时还有一个更难忍受的地方是爱话分两头地不断打岔,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从这角度看,《DécadenceMandchoue》果然是一本未经作者修饰的回忆录。
老佛爷前前后后“爱抚”巴恪思一番后,吩咐他说:“你得忘记我是太后,把我看作杨贵妃吧。你自己就是唐明皇。”
关键字: 内容标签:英国,慈禧,贵族,巴恪思英国 慈禧 贵族 巴恪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中国古代官制常识(3)||上一篇:明朝海上“走私犯”汪直为何获民间狂热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