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圣人"面具下的朱熹 阴阳两面(1)

编辑:Jina 来源:人民网文史
 
本文原载于《文史天地》2009年第12期,原题为“阴阳两面的伪师朱熹”


   
    有打油诗曰:


  长江滚滚诉朱熹,

  阴阳两面愚后人。

  枉法惩情千夫指,

  勾尼为妾怒鬼神。


  朱熹,宋朝人,所编撰的《四书集注》为后科举取士标准,其学说成为帝王巩固其统治的法宝。朱熹,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考中进士,在官场上几经沉浮,二次被斥为伪师,二次逐出朝廷,色胆包天,险被斩首。


  朱熹是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还是口是心非的伪师?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历史


  捧打鸳鸯


  宋淳熙7年(1181年),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提举任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前往浙江巡视,来到台州。


  当时,台州有一位奇女,名严蕊,人品高尚,美貌惊人,才华过人,弹琴、下棋、歌舞、绘画无一不精。尤其是写作诗词,丝毫不在当时诸多著名文人之下。许多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只求目睹她的风采,领略她的才艺。


  台州太守唐仲友文雅俊秀,善于诗词,也想见识一下严蕊才艺。春天到了,桃花芬芳,杨柳依依,彩蝶纷飞。唐太守在春意盎然的花园中摆下酒宴,邀请当地文人墨客和严蕊,观赏桃花,插柳闹春,并以“桃柳相依”为题,要各位宾客,写一首诗词。


  唐太守是早有准备,很快挥笔写出:


  清平乐


  红豆酿酒,

  桃柳怎执手?

  仙邀月友伊消愁,

  冷冷清清幽幽。

  借问此去蓬莱,

  青鸟当空飞悠。

  桃叶题尽春秋,

  寒露折尽苦柳。


  唐太守毕竟是进士出身,凌云健笔意纵横,笔墨风骚多寄托,借物用典寓深情,此词刚出,来宾静思一番,后齐拍手叫好。严蕊落落大方走到唐太守身旁,静静默看一会儿,就一边潇洒挥笔,一边轻吟低唱,缓缓写出:


  清平乐


  (和唐仲友)

  临风把酒,

  桃柳可执手。

  邀来云仙与月友,

  春风吹拂牵手。

  借问此去蓬莱,

  青鸟为我导游。

  柳叶流露衷肠,

  桃剑铭刻思愁。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朱熹,圣人,两面,阴阳,面具朱熹 圣人 两面 阴阳 面具
下一篇:揭秘:吴三桂在穷途末路时为何还要登基称帝(2)||上一篇:"圣人"面具下的朱熹 阴阳两面(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