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接到了返回朝廷之命。临走的那天,苏州的百姓、商贾和官吏前来送行,场面之壮观,与杭州人为他千里送别的情景一样热烈而感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在苏杭二处人间福地都做过行政长官,死而无憾了。
住回长安,又奉命出使东都洛阳。这其间,宰相韦处厚病亡,接着,他的朋友京兆孔戢、吏部尚书钱徽、华州刺史崔植相继病故。“半月之间四人死”,看着同代人的离逝,白居易不寒而栗。可偏偏就在这时,五十八岁的白居易,竟然生得一男儿,白居易给孩子起名阿崔,老年得子,让白居易喜出望外。
老友们死去,新生命降生。生死循环往复。
六、
他正式出任河南地方官,在洛阳生活了十八年,留下了900多首歌咏洛阳山水的诗歌。此时的白居易,已经没有了当年担任苏杭二州刺史时那种励精图治、为地方百姓造福的干劲了。洛阳城南三十里的香山,香山寺是后魏建的名寺,白居易在这里避暑,舒舒服服,悠闲自在地欣赏美景。正在过得安逸、舒适的时候,他惟一的继承人儿子阿崔暴病夭折了。丧子之痛尚未摆脱,他几十年来的挚友元稹,突然也急病死去。
元稹临终前捎来大量钱财,委托白居易在他死后为他撰写墓志。白居易与元稹情同手足,撰墓志义不容辞,那些钱,白居易用来重修了香山寺。香山寺重修工程刚刚结束,又传来了吏部尚书崔群病逝的消息。几十年友谊至深的朋友,两度人生低谷都是崔群给予援引提携的,这些都是白居易没齿难忘的。
亲人、朋友、故旧,都一个个离开人世,留下孤独的自己。佛教里讲人生有“八苦”,其中“爱别离”就是指,你的至爱亲人们,无论你们今生在一起相伴多久,最终彼此之间都是要生离死别的。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他看到了人生大限将至时那个苍凉的谢幕,那个谢幕,无人能免。果然是生死之外无大事啊。白居易开始足不出户,编纂自己的文集,诗文总共编成六十卷。他将所编文集托人寄送东林寺,并希望文集不借外客,不出寺门。
在人生一次次遭遇重挫之时,白居易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忘却烦恼,正是信奉佛禅所起的作用。实际上自长庆二年五十一岁时出任杭州刺史直到去世,基本上被排斥在朝廷权力中心之外而受冷落,但白居易对这种境遇一直淡然处之,以至最后洁身引退。跟他沉浸于佛教生活,信念甚深有关。在佛教和自然中,他求得了委顺、适意、知足、忘情。
他对佛教的热衷从年轻时即已开始,老而弥笃,无论在长安、江州、杭州、苏州和洛阳,都始终与佛门结下厚缘。在忠州为政时,闻悉惟宽圆寂,白居易怀着崇敬之情为其写的《传法堂碑》中,记述了他四次向惟宽问道,得无修无念之说;在江州时,他曾在庐山东林寺旁结草堂,仰慕并效仿当年慧远与居士刘遗民等结社的故事,与东林寺、西林寺的僧侣结社;他两度在洛阳参访了东都圣善寺法凝禅师。求得观、觉、定、慧、明、通、济、舍八字心要,并发挥为八渐偈。可以说法凝禅师是他的佛学启蒙导师;他从如满禅师处接受斋戒。他退居后,和在香山寺的如满禅师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他与如满的情谊延续了三十五年之久;白居易曾与翰林学士钱徽一同学习金刚三昧经,四度至长安兴善寺问道于大彻禅师,转向南宗禅的参究。白居易往来僧徒极多,其中确切可考者有智常、惟宽、神凑、寂然、宗密、神照、如满等百人以上。
李唐王朝政变不断,这一切跟他一个老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还好,朝政的政局变迁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危险,新上任的武宗皇帝念白居易是著名诗人,又曾有过相当好的政绩,就下诏授白居易为刑部尚书,俸禄给半,算是给了他一个善终。
初冬,白居易不慎得了风痹之疾,病得不轻,不得不考虑将家里的一些余物处理掉。白居易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他让伴随自己十年的舞姬樊素回家,樊素感伤落泪,哭得呜咽,白居易赠诗给她:“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白居易请来画师,合三万两俸银请人根据《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的经文绘制西方极乐世界图及弥勒像、西方三圣像,日日焚香顶礼,十分虔诚。
唐武宗会昌六年八月,七十五岁的白居易,带着满目的沧桑辛劳,同时也带着心灵的悠闲淡泊,迈向了他梦寐以求的西方极乐净土境界。
白居易被葬在洛阳龙门香山。湘灵姑娘赠予他的那双鞋也在墓中。
关键字: 内容标签:白居易,相思,墓里有双白居易 相思 墓里有双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住回长安,又奉命出使东都洛阳。这其间,宰相韦处厚病亡,接着,他的朋友京兆孔戢、吏部尚书钱徽、华州刺史崔植相继病故。“半月之间四人死”,看着同代人的离逝,白居易不寒而栗。可偏偏就在这时,五十八岁的白居易,竟然生得一男儿,白居易给孩子起名阿崔,老年得子,让白居易喜出望外。
老友们死去,新生命降生。生死循环往复。
六、
他正式出任河南地方官,在洛阳生活了十八年,留下了900多首歌咏洛阳山水的诗歌。此时的白居易,已经没有了当年担任苏杭二州刺史时那种励精图治、为地方百姓造福的干劲了。洛阳城南三十里的香山,香山寺是后魏建的名寺,白居易在这里避暑,舒舒服服,悠闲自在地欣赏美景。正在过得安逸、舒适的时候,他惟一的继承人儿子阿崔暴病夭折了。丧子之痛尚未摆脱,他几十年来的挚友元稹,突然也急病死去。
元稹临终前捎来大量钱财,委托白居易在他死后为他撰写墓志。白居易与元稹情同手足,撰墓志义不容辞,那些钱,白居易用来重修了香山寺。香山寺重修工程刚刚结束,又传来了吏部尚书崔群病逝的消息。几十年友谊至深的朋友,两度人生低谷都是崔群给予援引提携的,这些都是白居易没齿难忘的。
亲人、朋友、故旧,都一个个离开人世,留下孤独的自己。佛教里讲人生有“八苦”,其中“爱别离”就是指,你的至爱亲人们,无论你们今生在一起相伴多久,最终彼此之间都是要生离死别的。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他看到了人生大限将至时那个苍凉的谢幕,那个谢幕,无人能免。果然是生死之外无大事啊。白居易开始足不出户,编纂自己的文集,诗文总共编成六十卷。他将所编文集托人寄送东林寺,并希望文集不借外客,不出寺门。
在人生一次次遭遇重挫之时,白居易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忘却烦恼,正是信奉佛禅所起的作用。实际上自长庆二年五十一岁时出任杭州刺史直到去世,基本上被排斥在朝廷权力中心之外而受冷落,但白居易对这种境遇一直淡然处之,以至最后洁身引退。跟他沉浸于佛教生活,信念甚深有关。在佛教和自然中,他求得了委顺、适意、知足、忘情。
他对佛教的热衷从年轻时即已开始,老而弥笃,无论在长安、江州、杭州、苏州和洛阳,都始终与佛门结下厚缘。在忠州为政时,闻悉惟宽圆寂,白居易怀着崇敬之情为其写的《传法堂碑》中,记述了他四次向惟宽问道,得无修无念之说;在江州时,他曾在庐山东林寺旁结草堂,仰慕并效仿当年慧远与居士刘遗民等结社的故事,与东林寺、西林寺的僧侣结社;他两度在洛阳参访了东都圣善寺法凝禅师。求得观、觉、定、慧、明、通、济、舍八字心要,并发挥为八渐偈。可以说法凝禅师是他的佛学启蒙导师;他从如满禅师处接受斋戒。他退居后,和在香山寺的如满禅师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他与如满的情谊延续了三十五年之久;白居易曾与翰林学士钱徽一同学习金刚三昧经,四度至长安兴善寺问道于大彻禅师,转向南宗禅的参究。白居易往来僧徒极多,其中确切可考者有智常、惟宽、神凑、寂然、宗密、神照、如满等百人以上。
李唐王朝政变不断,这一切跟他一个老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还好,朝政的政局变迁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危险,新上任的武宗皇帝念白居易是著名诗人,又曾有过相当好的政绩,就下诏授白居易为刑部尚书,俸禄给半,算是给了他一个善终。
初冬,白居易不慎得了风痹之疾,病得不轻,不得不考虑将家里的一些余物处理掉。白居易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他让伴随自己十年的舞姬樊素回家,樊素感伤落泪,哭得呜咽,白居易赠诗给她:“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白居易请来画师,合三万两俸银请人根据《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的经文绘制西方极乐世界图及弥勒像、西方三圣像,日日焚香顶礼,十分虔诚。
唐武宗会昌六年八月,七十五岁的白居易,带着满目的沧桑辛劳,同时也带着心灵的悠闲淡泊,迈向了他梦寐以求的西方极乐净土境界。
白居易被葬在洛阳龙门香山。湘灵姑娘赠予他的那双鞋也在墓中。
关键字: 内容标签:白居易,相思,墓里有双白居易 相思 墓里有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盛唐的诗人:什么叫盛唐气象||上一篇:中国古代历次著名迁都及其原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