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白居易正式开始了他的官吏生涯,赴终南山下的山城周至县任县尉。县尉的主要职责是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每逢收成不好,老百姓交不起赋税,县尉往往要带人抓捕,鞭抽棍打,惨不忍睹。而让白居易逼百姓交赋税等于抽打他自己一样。他不苛求百姓,兴趣只在游山玩水上,与一些隐逸文人交往。与他整日共事的另一位县尉李文略,也是一位性爱山水、同情百姓的文人。两人志趣相投。短短三个月里,白居易在县衙里觉得很不自在,他厌恶官场上的奉上欺下,“我厌宦游”,不是白居易故做姿态,表现清高,而是他心灵的真实写照。
这年冬天,白居易和朋友陈鸿、王质夫三位背着酒壶,取来菜肴,在仙游寺坐下,谈天说地,议古论今,大家说起前朝皇帝唐明皇与宠妃杨玉环的情爱故事,白居易应朋友建议,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写成长诗《长恨歌》。写完120句《长恨歌》,白居易痛哭一场。乐天与湘灵的昔日恋情又涌上心头,那场热恋,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爱。正是有了那段肝肠寸断的苦恋,他才能写出那样描写爱情的千古篇章《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面看上去写帝妃之恋,那种体验爱情阵痛的极至深度,一定来自于他与湘灵。《长恨歌》其实是古今帝妃婚恋与个人情爱自伤的产物,亦即古今两重婚恋悲情的结晶。
得益于他那绚烂的辞章、耿直的纳谏、横溢的才华,被唐宪宗提拔为翰林学士。翰林院里,结集了一群敢说真话、致力于革除弊政的文官。很快宪宗朝就出现了“中兴”之势。进士改革派和宦官、旧贵之间的党争激烈,两股政治势力逼迫,皇帝既要用改革派,又不能得罪宦官集团,白居易就在这样的政治斗争格局下做官,身心俱疲。
元和三年,春回大地,长安城重焕蓬勃朝气。三十七岁了,白居易还没有娶妻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众多友人的关心下,与杨汝士的妹妹相识并完婚。夫人非常传统,虽没有多少文化,但美丽、端庄、贤惠。
元和五年四月,白居易任左拾遗一职的任期已满,等候调任新职。朝廷上下都知道白居易家一直比较贫困,俸禄不高,家里母亲长期有病,所以,唐宪宗同意让白居易自己选官,这也是皇上对白居易的一种特殊优待。白居易选择了京兆府任职,并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他的家境太贫寒了,如果没有一定的级别,俸禄根本提升不上去。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得到皇上如此的厚爱,又有谁不为这样的皇帝去肝脑涂地呢?
白居易作了《新乐府》五十首,全是针对现实问题、讽喻现实社会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苦宫市”的《卖炭翁》、“伤农夫之困”的《杜陵叟》、《观刈麦》。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来说,兼济天下,报答皇恩的方式不是在上司面前说好听的话,而是在朝殿上直言进谏,及时反映民生疾苦,真正对苍生社稷负责。
三、
元和六年,白居易五十七岁的母亲陈夫人因长期患心痛病并伴有精神分裂症,突然投井自杀了。为了尽孝心,白居易与行简哥儿俩遵礼丁忧,辞官去职,为母亲守孝。在故里守孝的日子,过起闲适的生活,偶尔垂钓。正感惬意的时候,意外悲剧发生了。他的三岁女儿金銮子得病夭折。这给他带来最为沉重的打击,他的精神几近于崩溃。佛教的“无生无灭”帮助他从夭女的悲痛中走出。从此,他经常去附近一个小寺庙居住,而且一住就是十天半月。
元和九年新春,朝廷又进行了人事变动,白居易也顾不上关心这些。此时他最需要做的是,尽早开始准备春种。可这时他的眼病越发厉害,不能劳动不能看书不能喝酒。他眼疾的根原,一是看书太多,另一方面,白居易四十余年的生活中,亲友病逝太多,特别是在不惑之年,连着失去了母亲和女儿两位至亲。白居易的眼泪流得太多了,眼疾自然由此而起。他的眼晴好像蒙上了一层东西,夜晚看东西都觉得光线不足,早上起来照镜子又感觉镜子模糊一片。敷药、喝药都无济于事,惟一能治眼病的办法,就是闭目养神学习头陀法:无欲无念,六根清净。
世族旧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李吉甫病卒,这让进士出身的士人们甚感欣慰。韦贯之复出做了宰相,白居易与韦贯之交情不错。于是,白居易经过了四年的贫穷但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后,再也忍耐不住内心的寂寞和生活的困窘,终于再次出山了。这对于一个口口声声标榜向往山林、田野、出离循世的文人士大夫来说,似乎是一种自然的嘲讽,但实际上,这正是此时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的一种双遣思想的真实显照。
对于大多数文人士大夫来说,首先更注重兼济天下。仕途不顺,撞得头破血流后,才开始“独善其身”。但是白居易不一样,兼济和独善两不误。在长安政坛复出,公务再忙,也改变不了寄情山水、游历佛寺的爱好。这时候,白居易迷上了南禅宗,他和长安大兴善寺的惟宽法师甚为投缘,第一次跑到大兴善寺听惟宽讲道说法,就被惟宽一眼认出他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白乐天。白居易问惟宽,“既然没有分别心,为什么还要修心呢?”惟宽禅师反问:“心本来就没有损伤,为什么还要修心呢?”惟宽告诫白居易,凡夫俗子因为无明愚痴,所以往往执著于大小乘,其实这二乘都是病,只有离开了这二乘,才可称得上是真修行。真正的修行者既不能太勤奋,也不能忘却一切,因为太勤奋,就近乎于执著,太忘却一切,又容易落入无明愚痴。这就是禅宗的心要大法。从此,白居易与惟宽禅师结下了师生情缘,经常去禅师那儿听法参禅。
关键字: 内容标签:白居易,相思,墓里有双白居易 相思 墓里有双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这年冬天,白居易和朋友陈鸿、王质夫三位背着酒壶,取来菜肴,在仙游寺坐下,谈天说地,议古论今,大家说起前朝皇帝唐明皇与宠妃杨玉环的情爱故事,白居易应朋友建议,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写成长诗《长恨歌》。写完120句《长恨歌》,白居易痛哭一场。乐天与湘灵的昔日恋情又涌上心头,那场热恋,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爱。正是有了那段肝肠寸断的苦恋,他才能写出那样描写爱情的千古篇章《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面看上去写帝妃之恋,那种体验爱情阵痛的极至深度,一定来自于他与湘灵。《长恨歌》其实是古今帝妃婚恋与个人情爱自伤的产物,亦即古今两重婚恋悲情的结晶。
得益于他那绚烂的辞章、耿直的纳谏、横溢的才华,被唐宪宗提拔为翰林学士。翰林院里,结集了一群敢说真话、致力于革除弊政的文官。很快宪宗朝就出现了“中兴”之势。进士改革派和宦官、旧贵之间的党争激烈,两股政治势力逼迫,皇帝既要用改革派,又不能得罪宦官集团,白居易就在这样的政治斗争格局下做官,身心俱疲。
元和三年,春回大地,长安城重焕蓬勃朝气。三十七岁了,白居易还没有娶妻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众多友人的关心下,与杨汝士的妹妹相识并完婚。夫人非常传统,虽没有多少文化,但美丽、端庄、贤惠。
元和五年四月,白居易任左拾遗一职的任期已满,等候调任新职。朝廷上下都知道白居易家一直比较贫困,俸禄不高,家里母亲长期有病,所以,唐宪宗同意让白居易自己选官,这也是皇上对白居易的一种特殊优待。白居易选择了京兆府任职,并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他的家境太贫寒了,如果没有一定的级别,俸禄根本提升不上去。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得到皇上如此的厚爱,又有谁不为这样的皇帝去肝脑涂地呢?
白居易作了《新乐府》五十首,全是针对现实问题、讽喻现实社会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苦宫市”的《卖炭翁》、“伤农夫之困”的《杜陵叟》、《观刈麦》。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来说,兼济天下,报答皇恩的方式不是在上司面前说好听的话,而是在朝殿上直言进谏,及时反映民生疾苦,真正对苍生社稷负责。
三、
元和六年,白居易五十七岁的母亲陈夫人因长期患心痛病并伴有精神分裂症,突然投井自杀了。为了尽孝心,白居易与行简哥儿俩遵礼丁忧,辞官去职,为母亲守孝。在故里守孝的日子,过起闲适的生活,偶尔垂钓。正感惬意的时候,意外悲剧发生了。他的三岁女儿金銮子得病夭折。这给他带来最为沉重的打击,他的精神几近于崩溃。佛教的“无生无灭”帮助他从夭女的悲痛中走出。从此,他经常去附近一个小寺庙居住,而且一住就是十天半月。
元和九年新春,朝廷又进行了人事变动,白居易也顾不上关心这些。此时他最需要做的是,尽早开始准备春种。可这时他的眼病越发厉害,不能劳动不能看书不能喝酒。他眼疾的根原,一是看书太多,另一方面,白居易四十余年的生活中,亲友病逝太多,特别是在不惑之年,连着失去了母亲和女儿两位至亲。白居易的眼泪流得太多了,眼疾自然由此而起。他的眼晴好像蒙上了一层东西,夜晚看东西都觉得光线不足,早上起来照镜子又感觉镜子模糊一片。敷药、喝药都无济于事,惟一能治眼病的办法,就是闭目养神学习头陀法:无欲无念,六根清净。
世族旧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李吉甫病卒,这让进士出身的士人们甚感欣慰。韦贯之复出做了宰相,白居易与韦贯之交情不错。于是,白居易经过了四年的贫穷但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后,再也忍耐不住内心的寂寞和生活的困窘,终于再次出山了。这对于一个口口声声标榜向往山林、田野、出离循世的文人士大夫来说,似乎是一种自然的嘲讽,但实际上,这正是此时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的一种双遣思想的真实显照。
对于大多数文人士大夫来说,首先更注重兼济天下。仕途不顺,撞得头破血流后,才开始“独善其身”。但是白居易不一样,兼济和独善两不误。在长安政坛复出,公务再忙,也改变不了寄情山水、游历佛寺的爱好。这时候,白居易迷上了南禅宗,他和长安大兴善寺的惟宽法师甚为投缘,第一次跑到大兴善寺听惟宽讲道说法,就被惟宽一眼认出他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白乐天。白居易问惟宽,“既然没有分别心,为什么还要修心呢?”惟宽禅师反问:“心本来就没有损伤,为什么还要修心呢?”惟宽告诫白居易,凡夫俗子因为无明愚痴,所以往往执著于大小乘,其实这二乘都是病,只有离开了这二乘,才可称得上是真修行。真正的修行者既不能太勤奋,也不能忘却一切,因为太勤奋,就近乎于执著,太忘却一切,又容易落入无明愚痴。这就是禅宗的心要大法。从此,白居易与惟宽禅师结下了师生情缘,经常去禅师那儿听法参禅。
关键字: 内容标签:白居易,相思,墓里有双白居易 相思 墓里有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白居易:墓里有双相思的鞋(4)||上一篇:古代最“给力”的十种职业:采诗官飞翔在民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