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亚运寻根:其争也君子——中国古代的射箭运动(二)

编辑:Jina 来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百步穿杨--出神入化的射箭技术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名闻天下的射箭高手养由基。据《左传》记载,养由基是楚国人,在一次与晋国军队的作战中,他一箭射死了晋国大将魏锜从而迫使晋军败退。楚国国君因此厚赏了养由基。
  
  当时楚军中还有一个神箭手,他不认为养由基的箭术能超过自己,便提出与养由基举行射箭比赛。一开始两人从百步之外向箭靶射箭,结果不分胜负。这时有人出了个主意,他在距离两位射手百步外的一棵杨树的一片叶子上画上红色,让他们两人用箭射这片叶子。结果,这位神箭手没有射中,养由基却射中了。成语“百步穿杨”便典出于此。
  
  胡服骑射--骑射在战争中的应用
  
  战国时期随着骑兵在战争中的运用,人们还发明了骑射这种射箭方式。所谓骑射即骑在马上射箭。骑在马上射箭,既要掌握身体的平衡,又要有很高超的判断力,因此它对射箭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国时首先提倡骑射的是赵国的赵武灵王。赵国处在中国的北部,经常受到胡人的进犯。胡人进攻时身穿短衣,人人骑马,轻巧灵活,常常使以战车为主要装备的赵国军队疲于奔命,且屡吃败仗。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赵武灵王果断的要求军人脱掉宽袖大袍和沉重的铠甲,穿上窄袖的短衣,抛弃笨重的战车,直接骑马作战。
  
  赵武灵王此举史称“胡服骑射”.胡服骑射不仅使赵国彻底扭转了与胡人作战时的被动局面,而且还使赵国一跃而成为当时的军事强国。此后,骑兵逐渐成为了战争中的主力军。


  
  箭射柳枝--射箭与娱乐
  
  古代不定期有一种名为射柳的游戏。所谓射柳,就是用箭射柳枝,这种运动源于中国北部的少娄民族。据《辽史·礼志》载,辽代有在天旱祈雨时射柳的习俗:“及期,皇帝致奠于先帝御容,及射柳。皇帝再射,亲王、宰执以次各一射。”而且,在宋朝时,这种射柳的习俗已传入中原。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以柳枝插于地,数骑以划子箭,或弓或弩射之,谓之蜡柳枝。”至明代,仍盛行射柳的游戏。据《明史·礼志》载,明成祖朱要酷爱射柳,经常去东苑观看射柳表演。
  
  射柳是以柳枝为箭靶,而事实上,可以作为箭靶的很多,根据有关资料,铜钱、香火、皮侯等都曾是射箭爱好者娱乐时的箭靶子。射铜钱是指把箭射入铜钱的孔中;射香火是指在黑暗的夜晚,在庭院中点上香,再用箭把闪亮的香头射掉;射皮侯又称射鹄,鹄是一种用动物皮制成的东西,上面绘有熊、鹿、猴等9种动物的形象,根据射中的动物确定赏罚的标准。在震钧的《天咫偶闻》中,有专门关于清代射鹄活动的记载:“士夫家居,亦以射为娱。家有射圃,良朋三五,约期为会,其射之法不一。曰射鹄子,高悬栖皮,送以响箭。鹄之层亦步亦趋一名,最上者为羊眼。”


关键字: 内容标签:寻根,射箭,亚运,中国古代,君子,运动寻根 射箭 亚运 中国古代 君子 运动
下一篇:古时人们之间的称呼(3)||上一篇:亚运寻根:剑术传衍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