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钱币史话:铜钱在民国时期的另类用法

编辑:Jina 来源:北京日报
 




从秦“半两”到清“光绪通宝”,铜钱一直是圆形中间方孔,俗称“孔方”。
民国改革币制,银元代替元宝,没孔的铜板(俗称铜子)代替了有孔的制钱。
制钱好在“天生我才必有用”,随时代发展,从此直接服务于人群。
吸烟的用来做烟袋荷包的坠,卖酒的用来稳住提,儿童用来扎鸡毛毽,农家用来穿油灯的捻。偶尔还用来刮痧。
值得一提的是刚不穿开裆裤的小孩,还不会自己系裤腰带的情况下,母亲在他的裤腰后缝一条带,分向两边,一端是套,一边系一制钱当别子,别上和解开都十分方便。
八十多岁的人多半记忆犹新。 (李滨声/图文)


关键字: 内容标签:铜钱,史话,钱币,用法,民国时期,另类铜钱 史话 钱币 用法 民国时期 另类
下一篇:古代如何平抑房价||上一篇:史上牛人 宇文护一人杀掉三个皇帝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