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高、大、全”的年代之后,所有“神坛”上的形象都在经历还原到“人”的过程。“江姐”也不例外。
新版“江姐”丁柳元也经历了这样的折磨。为了体验角色心理,拍刑讯戏时她主动要求尽量“来真格”的,除了钉竹签之外,其他如吊打、灌水等等全都亲自上阵。开拍上刑戏之前,导演忐忑地对她说了七次:你可别恨我。所有上刑戏拍完,丁柳元一度如同入了魔怔,见人就问,不见面的就发短信问:“你觉得你要是生活在60多年前你会干吗呢?要是上刑你能抗住吗?”
看过新版《江姐》的样片之后,有一位军报的年轻记者问丁柳元:“江姐还有儿子?”丁柳元回答:“对。而且她还有母亲。”
“我们好像以为英雄从出生就是英雄,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生活和爱情。他们只是在需要作出抉择的那一刹那,在大爱小爱之间选择了大爱,其他时候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丁柳元说。
本文摘自《瞭望东方周刊》总352期,作者:刘芳,原题:《从“高大全”到“江小妹”——“江姐”变形记》
在“高、大、全”的年代之后,所有“神坛”上的形象都在经历还原到“人”的过程。“江姐”也不例外。
7月29日起,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30集电视连续剧《江姐》,并在前十天每天配播十分钟的相关专题片。如此推介力度在央视历史上尚属罕见。
“这是一个关乎信仰的故事。”剧中女一号、“江姐”的扮演者丁柳元对《望东方周刊》说,“这个时代谈得更多的是现实的目标,买什么样的车,嫁什么样的人,全是这类价值观。可是精神层面的力量在哪里?有钱了就有一切吗?好比国家的GDP一直上涨,就意味着你在国际上说话有人听了吗?”
身为“80后”,丁柳元似乎比许多同龄演员们想得多。“精神力量如果真能与GDP并驾齐驱,才是真正的实力。《江姐》就是想做一点这方面的努力,把英雄身上的精神力量展示给大家看。”
在她之前,曾有老演员于蓝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生代演员宋春丽在电视剧《红岩》中分别饰演过“江姐”的角色,到了“第三代‘江姐’”丁柳元,她发现,由于生活年代的隔膜,一开始很难如前任一样准确把握角色的心理,而关于信仰的种种疑问,更始终在她心中徘徊不去:
“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为了这样的信仰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值吗?如果‘江姐’能看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她会怎么想她当年的牺牲?”
经典“江姐”的诞生
“江姐”的事迹最早见于1957年出版的一份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是重庆解放前从中美合作所逃出来的幸存者,他们将自己目睹的重庆地下党所领导的地下斗争、狱中斗争写出来,引起很大反响。1962年,两位作者又根据回忆录内容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集中篇幅描写中共地下党员在狱中的不懈斗争。《红岩》迅速成为一代人必读的经典,并被改编为各种文艺形式。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文革”前夕拍摄放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我读了小说《红岩》之后,常常感觉他们像雕塑一样站在我面前,特别想把它改编成电影。”电影演员于蓝对本刊记者回忆。那时是1964年。
“最初我们完全按照小说改编,也不知道怎么拍感情戏,表现重点还是放在斗争上。后来夏衍(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及外事工作)就问我们:为什么不重点写写‘江姐’呢?我们说写了啊,有一两场戏啊。夏衍说,她丈夫牺牲了,自己又英勇就义,还留下一两岁的孩子,这都是人们关心的。你们只写斗争,显然不全面啊。”
“江姐”本来只是小说《红岩》中革命者群像之一。她在党内地位并不高,是基层党组织的联络员,但经夏衍亲自改编剧本之后,“江姐”成为最出彩的形象之一。
经过于蓝的演绎,“江姐”形象被一代中国观众永久地记在了心里,她在狱中绣红旗、教“小萝卜头”识字、受钉竹签的酷刑等情节,让一代中国观众难以忘怀。
而“第二代江姐”宋春丽至今还难以平静地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饰演“江姐”的经历。
“一走到渣滓洞那种黑暗沉闷的气氛里就让人受不了,甚至飞机一到重庆上空我就有心理反应。”宋春丽对《望东方周刊》说,“这个经历就像噩梦一样,走出来就不想再进去。”至今,拍完电视剧《红岩》她再也没有回过重庆。
在渣滓洞实景拍摄的几个月里,宋春丽穿着囚衣在一边遭受“严刑拷打”,另一边则是络绎不绝的游人在参观拍照,被折腾了无数遍之后,宋春丽说自己彻底领会了当时“江姐”的行为:“人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之后,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新版“江姐”丁柳元也经历了这样的折磨。为了体验角色心理,拍刑讯戏时她主动要求尽量“来真格”的,除了钉竹签之外,其他如吊打、灌水等等全都亲自上阵。开拍上刑戏之前,导演忐忑地对她说了七次:你可别恨我。所有上刑戏拍完,丁柳元一度如同入了魔怔,见人就问,不见面的就发短信问:“你觉得你要是生活在60多年前你会干吗呢?要是上刑你能抗住吗?”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江姐,看完,荒谬,儿子,英雄江姐 看完 荒谬 儿子 英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食人族”?||上一篇:清朝龙脉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