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陈梦雷与《盛京通志》(2)

编辑:秋痕 来源:时代商报
 
此时的李光地,早已将刺探军机之功据为已有,并深得康熙帝的赏识与重用,根本不为陈梦雷之事说上一句真实的话。在狱中,陈梦雷作《抒哀赋》,以表自己的清白,后经刑部尚书徐乾学斡旋,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免其死罪,改谪戍奉天,给新满洲披甲为奴。披甲,清八旗兵的别称。八旗制度规定:年16岁以上者,每牛录满洲三人中,许一人披甲,以六十名为常数。应选的人要通过马、步、箭的考试被选者称为“披甲”,且要由所属旗之诸王贝勒、贝子等检验无误,方可送至兵部,编入佐领。三人中有一人当兵其余两人为余丁。有马甲(骑兵)、步甲(步兵)等名目。他们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食兵饷。

    至此,陈梦雷开始了在盛京17年的流放生活。龙王庙、盛京城西的云思草堂、白云寨、尚阳堡等地,都先后留下了陈梦雷在此生活的足迹。陈梦雷流放的那年,正值康熙向全国下令,编辑《大清一统志》。当时,作为大清龙兴之地的盛京,却没有一本完整的志书。因此,康熙下诏,始修《盛京通志》。并由时任盛京将军的伊把汉做总裁,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对修《盛京通志》的重视。在这次编修的过程中,贬谪沈阳的原翰林院编修陈梦雷起了重要作用。康熙癸末(1703)进士王一元在《辽左见闻录》中记载:“甲子、乙丑间(1684年、1685年)修奉天府志,各州县官挟画工而行,分诣边外深山穷谷中,阅历殆遍,图其形而归,逾年志成,秉笔者原任编修陈梦雷也。”

    修志当时,得到了奉天府尹高尔位及其继任董秉忠的鼎力支持,他们都十分欣赏陈梦雷的才华。正值壮年的陈梦雷,为修志竭心尽力,以报答高、董二府尹对自己的赏识,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次修志,让自己的未来走向光明。陈梦雷从收集资料开始,并在汇总所收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编撰了本通志体例、序言、及分卷总序。他对这本《盛京通志》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也为后来不断续修本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志书编修一年之时,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奉天府尹高尔位调转,董秉忠接任,董府尹一如前任,对陈梦雷优礼有嘉,使得《盛京通志》如期完成。

    关于地方志的作用,陈梦雷在《代高京兆盛京通志序》中提到:“固将形胜要害以固苞桑,揽风谣以徵政教,核其草木虫鱼以通货利用。则志也,而治道具焉矣。”地方志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记载历史,同时还可以帮助统治者治理该地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根据地形特点指导农事,根据地方风谣得知政治得失,利用地方特色的物产提高经济效益。在《代董京兆盛京通志序》言:“是志也,列其山川疆土,则将高山荒作之勤,稽其建置经画则如述考卜燕贻之旨,搜其民风物产,则拟豳风《七月》之章,以仰副皇上观扬烈之深心,则志而治道具焉。”

    陈梦雷对历史史料的态度,可作为作通志的方法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强调“存其疑似”,表现了修史的严谨求真的态度。《代高京兆盛京通志序》云:“虽谶悉不能尽登,而厘其大纲,存其疑似,则山川之险隘,疆域之区,民风物产之淳硗肥瘠,军实边防之利弊废兴,可按籍举也。”又《盖平县志序》云:“……未敢擅登于记载,此存以有待者也。其他如山川或以今昔而异名,乡井因方言而各异,传讹改易之故,既无据以稽则皆疑之可阙者也。”这里表现出了一个史学家的认真谨慎、求实务真的态度。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东巡,陈梦雷献《神功圣德诗》,康熙帝赏其才华,特赦回京师,被任命为词臣、侍读,侍奉第三皇子胤祉读书。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奉诏,编辑《古今图书集成》,于四十四年五月完成初稿。全书3600余卷,是中国历史上采集最博、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类书,西方人称之为“康熙百科全书”。

    圣祖康熙还亲为陈梦雷书联一副“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即此,陈梦雷便以“松鹤”作为自己书斋的名字,并自号为“松鹤老人”。康熙病逝,雍正即位后,便将自己的政敌胤祉打入监牢,陈梦雷遭受株连。如果说陈梦雷作《盛京通志》时是罪人身份,不署陈梦雷的名字还可以让人理解,但是由康熙皇帝钦赐书名的《古今图书集成》也没有陈梦雷的名字。通过翻阅旧籍,知道:这部书虽成于康熙年间,但却是在雍正年间刊行完成的,并且雍正帝还写了序言。当然就不能在他当政时把政敌——胤祉及其“党羽”陈梦雷的名字也写进这部“钦定”的大型类书中,于是将主持编撰《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的名字换成了蒋廷锡。

    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雍正帝对政敌的处理是毫不手软的,陈梦雷在古稀之年也没能逃脱被流放的噩运——于雍正元年(1723)被流放于卜魁(今齐齐哈尔)。本世纪初,沈阳的著名清史学者张玉兴先生在《关于陈梦雷第二次被流放的问题》一文中考证:陈梦雷于乾隆五年(1740)客死于流放地。

    陈梦雷虽然离开我们已近三个世纪,但是翻检他留下的鸿篇巨制,却让我们感受到他留在书页上的余温,作为后人,我们缅怀他对东北文化事业所做的贡献。也许他不需要我们打扰,但是看到后继者还在读他的书,九天之上的陈梦雷也会倍感欣慰的。(李东红)

关键字: 内容标签:通志,盛京,陈梦雷通志 盛京 陈梦雷
下一篇:光绪之死的百年疑案||上一篇:宋朝法规允许太学生狎娼 官府名妓竟多被其霸占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