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走进南宋(1)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经济网
 

1276年3月。一叶扁舟穿过运盐河上的沉沉夜色由远而近悄悄驶来。

    运盐河是一条古老的河(现称通扬运河),开凿于西汉文、景帝年间(公元前179年至141年),为强大的汉王朝输送过不少渔盐之利,可是到了南宋王朝时只能汩汩流淌老百姓的血泪了。

    这叶扁舟就这么驶进了我的家乡如皋,驶进了不朽名篇《指南录后序》,驶进了今天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

    课堂上一片肃静。只听见哗哗、哗哗,河水拍打船舷,拍打南宋的风雨烟云。说起南宋朝廷,我在三尺讲台上就气不打一处来,上自高宗,下至大臣全是些贪生怕死的家伙,平时搜刮百姓、残害忠臣如虎如狼,而在贪婪凶悍的异族侵略者面前则畏葸似鼠。堂堂南宋朝廷竟然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而慷慨赴义的这个人却是从江西临安匆匆赶来的文天祥。自古弱国无外交,他立即代表南宋朝廷出使谈判,反被全无信义的元军扣留押往元京大都。人算不如天算,文天祥一行在京口(今镇江)过江北上时,老天爷又让他逃脱魔掌。文天祥蘸着血票下《指南录后序》历数了沿途遭遇的种种非人险恶。但是,我的家乡如皋却是用温暖和热诚迎接文天祥,地点是县城北7公里的虾子湾。名闻遐迩、又大又肥的虾子湾的青虾也是欢蹦乱跳赶来慰劳这一行凄凄惶惶的忠臣义士,让他们享受一下久违的鲜美和温馨。这位眉清目朗,一身浩然正气的文丞相,不胜欣喜,挥毫写道:

    过虾子湾

    飘蓬一夜落天涯,潮溅青沙日未斜。

    好事官人无勾当,呼童上岸买青虾。

    不料盘里虾没吃完,舱外险象降临。从船头一前一后上来两个人,前面一个约50开外年纪,短眉细眼鱼须,后面一个三大五粗,两腮胡子长得像两块板刷。鱼须一进舱内便拜道:“哎呀,文丞相,你让我找得好苦啊!多亏这位兄弟领路……”原来他是南宋丞相贾余庆府里的虞候,此刻他正奉元将伯颜之命寻找文天祥一行而来。正当这条老狗得意忘形用花言巧语劝降文天祥之际,突然一声山崩海啸,船身激烈摇晃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板刷胡两只大手像铁钳似地箍住了鱼须的细长脖子,眨眼就结果了这条罪恶的生命。板刷胡叫铁叉,是虾子湾的打渔汉子,他执行了一回人心的审判。今天我们师生全都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看着这个惊心动魄的传说至今仍然鲜活在虾子湾的沟沟汊汊水面上,鲜绿鲜亮地在柴湾镇蓊蓊郁郁的树梢林中。

    语文课在继续进行。南宋的风摇曳窗外斑驳的树影,鼓古铜色油布帆一路向东。稀疏的麦苗铁青,零星的菜花惨黄。沿岸全是哭泣的村庄,滴血的城镇。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宋,走进南宋 走进
下一篇:李白的难言之隐||上一篇:五千佳丽选一人——明朝选后要过七关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