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的历史见证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夏之际,曾有人提议将通济门改名为“共和门”,以纪念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开创共和之伟业。改名后的“共和门”,曾一度被使用过,甚至还出现在地图上,但终未被国民政府正式命名。
1937年12月9日,侵华日军从南京东郊、东南、南面3个方向,抵达南京城墙附近。在攻击光华门失败后,日军遂转向通济门方向。上午10时许,经过激战,日军在光华、通济两门外,“遗坦克车六辆,尸体二百余具于大道两旁,我军士气大振,光华、通济两门均已转危为安。”因此,在南京保卫战中,通济门曾是中国守军抗击日寇的见证之一。
拆除通济门背后的隐情
“通济门是因为交通需要被拆除的,拆了两个时间段。” 在上世纪拆城墙的大潮中,从东水关到光华门,城墙被拆得一点不剩,通济门也被拆了。通济门当时具体位置在哪儿?因为资料很少,一直没搞清楚。我们只能通过通济门历史上的照片,来领略它当年的规模、气势,可是图片上没有参照物,也很难确定它的位置。虽说上世纪50年代末才拆掉通济门,上了年纪的老南京还保留着通济门的外观、位置的记忆,但是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地表已经改变很多,当年通济门确切的位置,谁也说不清,所以只能通过考古摸清了。
说起当时的拆除,杨国庆对这段历史也有专门的研究。当年的通济门,险情严重,长期得不到及时修缮。南京著名建筑工程设计师麦保曾等人曾于1954年8月1日至3日,在对通济门及内瓮城调查时,就发现至少有10处险情。其中“极其危险”、“状甚危急”、“情况严重”等字样,在当年麦老亲笔所写的《南京市城墙损坏情况调查表》说明中随处可见。
1958年夏,南京市建设局向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出《通知》,称:“本市通济门年久失修,危险程度日趋严重;加之城外将有很多新工业建立,该门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交通。经市委考虑后,已同意拆除。”文管会经过研究,于7月23日向市文化局呈报《为请考虑通济门可否拆除的报告》。
1960年2月3日,在经南京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拆除通济门后,由白下区负责先拆除两座瓮城之垣。
通济门剩余的一座瓮城,由于年久失修,城墙开裂现象更为严重。1962年10月,拆除工程再次启动,延续到了第二年初。1963年5月,通济门及内瓮城拆除后,土方及石料未及时清理,还遗留了条石墩子10个。交警二中队及交通分局以“通济门是城乡要道,进进出出拖粪车、街道卫生垃圾车、郊区菜农挑菜进城,非常拥挤”为由,多次向白下区第二土石方工程队提出意见,而且“当地居民群众也纷纷提出意见”,最后由该工程队清除了这10个条石墩子。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关键字: 内容标签:船形,南京,打仗,城墙,朱元璋,通济门船形 南京 打仗 城墙 朱元璋 通济门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夏之际,曾有人提议将通济门改名为“共和门”,以纪念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开创共和之伟业。改名后的“共和门”,曾一度被使用过,甚至还出现在地图上,但终未被国民政府正式命名。
1937年12月9日,侵华日军从南京东郊、东南、南面3个方向,抵达南京城墙附近。在攻击光华门失败后,日军遂转向通济门方向。上午10时许,经过激战,日军在光华、通济两门外,“遗坦克车六辆,尸体二百余具于大道两旁,我军士气大振,光华、通济两门均已转危为安。”因此,在南京保卫战中,通济门曾是中国守军抗击日寇的见证之一。
拆除通济门背后的隐情
“通济门是因为交通需要被拆除的,拆了两个时间段。” 在上世纪拆城墙的大潮中,从东水关到光华门,城墙被拆得一点不剩,通济门也被拆了。通济门当时具体位置在哪儿?因为资料很少,一直没搞清楚。我们只能通过通济门历史上的照片,来领略它当年的规模、气势,可是图片上没有参照物,也很难确定它的位置。虽说上世纪50年代末才拆掉通济门,上了年纪的老南京还保留着通济门的外观、位置的记忆,但是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地表已经改变很多,当年通济门确切的位置,谁也说不清,所以只能通过考古摸清了。
说起当时的拆除,杨国庆对这段历史也有专门的研究。当年的通济门,险情严重,长期得不到及时修缮。南京著名建筑工程设计师麦保曾等人曾于1954年8月1日至3日,在对通济门及内瓮城调查时,就发现至少有10处险情。其中“极其危险”、“状甚危急”、“情况严重”等字样,在当年麦老亲笔所写的《南京市城墙损坏情况调查表》说明中随处可见。
1958年夏,南京市建设局向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出《通知》,称:“本市通济门年久失修,危险程度日趋严重;加之城外将有很多新工业建立,该门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交通。经市委考虑后,已同意拆除。”文管会经过研究,于7月23日向市文化局呈报《为请考虑通济门可否拆除的报告》。
1960年2月3日,在经南京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拆除通济门后,由白下区负责先拆除两座瓮城之垣。
通济门剩余的一座瓮城,由于年久失修,城墙开裂现象更为严重。1962年10月,拆除工程再次启动,延续到了第二年初。1963年5月,通济门及内瓮城拆除后,土方及石料未及时清理,还遗留了条石墩子10个。交警二中队及交通分局以“通济门是城乡要道,进进出出拖粪车、街道卫生垃圾车、郊区菜农挑菜进城,非常拥挤”为由,多次向白下区第二土石方工程队提出意见,而且“当地居民群众也纷纷提出意见”,最后由该工程队清除了这10个条石墩子。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关键字: 内容标签:船形,南京,打仗,城墙,朱元璋,通济门船形 南京 打仗 城墙 朱元璋 通济门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古代荒淫皇帝大盘点:汉哀帝断袖 清咸丰恋足(4)||上一篇:打油诗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