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曹操抓住陈宫后的心理分析(2)

编辑:Jina 来源:文化论坛
 
有人认为:曹操这是在“从陈宫的家庭等入手开导陈宫”,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我们应该联系前后文来看,不能断章取义。因为陈宫对此回答是:“我听说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会加害对手的亲属,所以老母的生死,你看着办吧。”这就摆明了陈宫已经明白了曹操的部分用意,他是在以自己老母亲的性命逼自己就范认错,并想逃脱杀害故友的罪责。如果曹操真有心开导,他应该先说这句话,而不是等陈宫说出“杀了我吧”再提家属的事。 


    人心都是肉长的,陈宫太了解曹操了,非常清楚曹操的残忍,知道他这种事情绝对说得出来做的出来。陈宫何等聪明,陈宫的回答表面上是说我老母的生死你想怎么都行,但实际上是想保住母亲的性命,同时又把杀自己皮球踢给曹操。而曹操,则继续步步进逼,非要让陈宫走上自决的道路不可,非要让陈宫在他面前服软不可。他追问:“那么你的妻子儿女呢?”继续以陈宫的家小相逼,言下之意是:你不在乎你的老母,那你就不怕我杀了你的全家,让你断子绝孙?陈宫这时候内心充满苦涩,他实在不愿无辜的妻儿被牵连受难,成为陪葬,所以终于继续说道:“我听说以仁政治理天下的人不会灭绝他的后代,我妻子儿女的生死,你也看着办吧。”实际上曹操灭他人族的事情还少吗?陈宫只是无奈之下先将曹操一军,意为如果你自认为是个仁君明君,就不该杀我的妻儿老小。也是变相地想保住自己家人的性命,另外掌握主动,要等着曹操来杀自己。


    曹操总算没有再说什么,而陈宫可能也担心自己再拖下去会受到更多的羞辱,真的被逼自杀了,因此言道:“请把我带出去杀死,是正军法。”这里的军法指的是曹操的军法,含有蔑视的成份。于是陈宫急步而出,旁人拉也拉不住。是啊,士可杀不可辱。陈宫的确长了个心眼,他没有当场自杀,他就是往外走,让曹操来杀他,因为如果自杀的话会成全曹操的诡计,使其彻底逃脱忘恩负义的罪名。


    这时,曹操的目的算是部分达到了,是你自己要死的,不是我主动要杀你的。他用了诡计,即杀掉了心腹大患,但却没能逃脱主动屠害老友和恩人的罪名,变成了对陈宫求死的一种成全。但是也可以说没有完全达到目的,因为陈宫毕竟没有自杀,只是往外走,可也不能这么放走这个死敌呀,怎么办?“成全”了他吧。


    剩下的就是最后一出戏了,演给在场的所有人看:哭着送陈宫去死。这时要说泪水中全是虚伪也未尽然,英雄相惜,曹操最后确应有一分钦佩,同时在一切都已经成既成事实时,对要死的人就不再有怨恨,想到的有当初种种的恩义,流下泪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朋友说:在所有俘虏中,陈宫所受的礼遇最高,但如此看来,陈宫死前是饱受羞辱、威吓和逼迫,并义不屈节而死,是谈不到什么礼遇的。


    曹操的目的,就是想杀掉陈宫,除去心头大患,同时逃避杀老友和昔日恩人的罪名,因此节节相逼,但最后眼看对手不会自杀,没办法,只得“成全”。


    有的人认为:曹操当时根本不想杀陈宫,是陈宫自己想死,他不想活,别人怎么拦得住?所以不得不成全他。持这种观点的朋友不要忘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关系。甲想让乙杀自己,而乙偏不杀,甲能死吗?一个巴掌拍不响,关键还是乙要作出杀人的决定,甲才能死。行刑队的刽子手没有曹操的命令哪敢乱杀人?曹操这所以没有象对其他许多降将那样放陈宫一条生路,或是自己仁至义尽,任其自裁,还是怕陈宫万一死不了,后果不堪设想。


    终于,陈宫还是被曹操缢死,传其首级于许都市集,这是事实。


    至于说陈宫死后厚待家属一事嘛,嗨,心腹大患都死了,家属能成什么气侯,养着给别人看吧,往好里说是对英雄的一种崇敬。

关键字: 内容标签:心理分析,抓住,陈宫后心理分析 抓住 陈宫后
下一篇:诸葛亮杀死托孤之臣李严的动机(1)||上一篇:诸葛亮杀死托孤之臣李严的动机(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