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在军事上有着重大的意义。早在《孙子》中就有:“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攻其所不戒。”因此,在春秋时期,兵家已重视士兵的长跑训练。
在吴楚交战时,吴王阖闾在军队中选择了500名大力士、3000名善于快跑的战士作为前锋,以“卷甲而趋,月夜不处,倍道而行”的快速行军,使楚国出乎意料,来不及准备,因此五战五胜,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城。其重要原因就是吴王阖闾素来就很重视军队的长跑训练:“吴阖闾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这种披甲胄、执兵器的武装长跑的训练,一干就是七年。这种比马拉松赛跑距离还要长的长跑,比“马拉松”的传说(公元前490年)还早20多年。
战国时代,魏国对士兵还实行过长跑的考试,考试合格者才准予回家,并为他们准备好田地和住房。国家采取这个制度来轮训士兵,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量。“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户,利其田宅。”考试的时候,全副武装的战士要带备三天粮食,每天跑100里,限定中午到达终点,连续进行三天。
《六韬》和《心书》这两部兵书,也强调士兵的长跑本领,“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可见“善走”的士兵是特别受重视的。
据元陶宗仪《辍耕录》所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组织了一队叫“贵赤卫”(贵赤即快行)的禁卫军,担负大都(今北京)和上卫(今内蒙多伦县东南)的警卫任务,为了检查士兵的习跑情况,禁卫军规定每年举行一次从大都到上都、或从上都到大都的武装越野赛跑,全程距离为180里,在黎明时分跑,以三个时辰(6小时)跑完全程。这个成绩是很不错的。这种武装越野赛跑,赛前由官方点齐人数,然后用绳子横拉起来,将参加者集合在绳子后面排列整齐,不得差错。绳子一放,就算竞赛开始。对优胜者还给予物质奖励。第一名奖银一锭,第二名奖绸缎四表里,第三名奖绸缎三表里,其余能按时到达的都各奖绸缎一表里。
明朝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在抗御倭寇的卫国战争中,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经常采用“练足”的方法训练战士:用沙包条缚在小腿上,逐渐增加重量和拉长距离,战时去掉,跑起来特别轻快。他规定战士平时要练跑,以跑一里而不喘气为达到标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军事训练,长跑,军队,古代军事训练 长跑 军队 古代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在吴楚交战时,吴王阖闾在军队中选择了500名大力士、3000名善于快跑的战士作为前锋,以“卷甲而趋,月夜不处,倍道而行”的快速行军,使楚国出乎意料,来不及准备,因此五战五胜,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城。其重要原因就是吴王阖闾素来就很重视军队的长跑训练:“吴阖闾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这种披甲胄、执兵器的武装长跑的训练,一干就是七年。这种比马拉松赛跑距离还要长的长跑,比“马拉松”的传说(公元前490年)还早20多年。
战国时代,魏国对士兵还实行过长跑的考试,考试合格者才准予回家,并为他们准备好田地和住房。国家采取这个制度来轮训士兵,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量。“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户,利其田宅。”考试的时候,全副武装的战士要带备三天粮食,每天跑100里,限定中午到达终点,连续进行三天。
《六韬》和《心书》这两部兵书,也强调士兵的长跑本领,“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可见“善走”的士兵是特别受重视的。
据元陶宗仪《辍耕录》所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组织了一队叫“贵赤卫”(贵赤即快行)的禁卫军,担负大都(今北京)和上卫(今内蒙多伦县东南)的警卫任务,为了检查士兵的习跑情况,禁卫军规定每年举行一次从大都到上都、或从上都到大都的武装越野赛跑,全程距离为180里,在黎明时分跑,以三个时辰(6小时)跑完全程。这个成绩是很不错的。这种武装越野赛跑,赛前由官方点齐人数,然后用绳子横拉起来,将参加者集合在绳子后面排列整齐,不得差错。绳子一放,就算竞赛开始。对优胜者还给予物质奖励。第一名奖银一锭,第二名奖绸缎四表里,第三名奖绸缎三表里,其余能按时到达的都各奖绸缎一表里。
明朝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在抗御倭寇的卫国战争中,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经常采用“练足”的方法训练战士:用沙包条缚在小腿上,逐渐增加重量和拉长距离,战时去掉,跑起来特别轻快。他规定战士平时要练跑,以跑一里而不喘气为达到标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军事训练,长跑,军队,古代军事训练 长跑 军队 古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唐诗之路 令人纠结的前世今生(1)||上一篇:历史的暖与苍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