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周永年身边的济南诗人

编辑:Jina 来源:济南时报
 

雪中潭西精舍

济南周永年主张书为公用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和曲阜桂馥一起在五龙潭边兴办“借书园”,开风气之先,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之父。虽然其主要学术功绩在于目录校勘学,自谓“文拙不存稿,亦不著书”,少有诗作留存,但他的身边聚集了大量的济南诗人,所以自领一代山左宗风。



    师友后生皆名家



    周永年极为推崇清代济南诗人王苹,他曾经在济南市肆中得到王苹的《蓼谷集》,兴奋之余,请山左藏书和金石大家李文藻跋于书后,“以为秋史(王苹)死而有灵”。周永年师申士秀(1714-1778),字书升,先为廪生,居泺口教书。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官至四川石泉县知县。周永年《申士秀墓表》说他“诗、古文皆足成家”,作品“尽洗铅华,力追先正”,与曲阜颜光敏并称。著作有《尚志轩文集》、《尚志轩诗集》等。



    周永年同门刘伍宽年龄相对较长,字蒲若,号此亭,五十岁时始得拔贡。他和王士禛、赵执信等皆有往来。著作有《海右草堂集》等作品。申士秀称赞他说:“历下有后秋史而起者,又有此亭刘先生。”周永年同门田渥,字湛露,诸生,家居大明湖畔,著作有《枕湖书屋偶存草》等。申士秀说“湛露与刘此亭同负盛名,偃蹇亦相似”。可见申士秀、周永年和同门学友的诗文主张都归于王士禛、王苹的“神韵”之流。



    周永年早年就读于济南泺源书院,隐居佛峪般若寺林汲泉边读书,其书屋称“林汲山房”,因而自号林汲山人。周永年在佛峪的学友郝允秀,字水村,号寅亭,贡生,选堂邑县教谕。他在佛峪筑“松露书屋”,著作有《松露书屋诗集》等,大多是吟咏龙洞佛峪读书生活的作品。他十分崇拜济南历代诗人,有《答人询济南历代诗人》诗四十余首,阐述了自己对历代济南诗人诗风演变的理解。



    周永年之子周震甲,字东木,号朗谷,在东流水街贤清泉边筑“朗园”。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河南信阳知州。诗作如《拟子夜春歌》五首之一曰:“春花吐红春,春叶已含绿。春柳复无情,丝丝乱心曲。”周永年孙周宗照,号定斋,监生,著作有《喜闻过斋诗草》等。



    周永年侄周乐,字二南,岁贡。由嵇文骏《挽周二南》一诗可知,享年八十岁。他与周永年的传人“历下三诗人”友善,后主讲景贤书院,傍大明湖而居。其诗“激宕豪迈”,“其源盖出于杜韩”,有《二南文集》、《二南诗抄》等著作。周永年师友后人皆诗人,留下了许多文坛佳话。



    明湖结社比“七子”



    虽然周永年不以诗闻名于世,但他的门生却多以诗著称,是清代济南诗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鹏《范墅诗抄小引》曰:“同邑金文波、李霱云、翟林江、周二南、余秋门及前莱芜令北直纪秋水结社于明湖,当时以有明七子拟之。”



    也就是说,济南金洙、李肇庆、翟凝、周奕黉、周乐、余正酉和文安纪淦等人被目为当时的“明七子”,主张归于明代济南诗人边贡和李攀龙。其中周乐、翟凝、周奕黉、尹廷兰等人为骨干,都是周永年的门生。翟凝、周奕黉又和尹廷兰并称“历下三诗人”,周乐等为他们编纂了《历下三君诗》。明湖诗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产生了大量的作品。如翟凝的《真研斋诗稿》、周奕黉的《范墅诗草》、尹廷兰的《华不注山房诗集》、余正酉的《秋门诗钞》等。



    李肇庆、周乐等读书于五龙潭边曲阜桂馥所建造的“潭西精舍”,与周东木“朗园”相邻,故周东木也时常与之唱和。潭西精舍边有桂馥命名的济南名泉“七十三泉”,李肇庆加以疏浚,保持常新。周奕黉为之作《李霱云(肇庆)新疏七十三泉纪之以诗》一诗曰:“石窦重疏鑿,新泉喜乐成。若将秋史例,合以老菭名。游屐桥边出,寒潭仗底清。从兹草堂上,幽响杂书声。”



    诗中“秋史”指王苹居万竹园望水泉上事,“老菭”指桂馥治七十三泉事,而“幽响杂书声”一句,则道出了明湖诗社诸诗人继承周永年遗风、读书吟咏的彬彬盛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济南,诗人,身边,周永年济南 诗人 身边 周永年
下一篇:梁煜璋:毛泽东开国反腐 哪三人功不可没?||上一篇:毛泽东论抗美援朝: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