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秦地盛朝的那些文化地标(1)

编辑:秋痕 来源:三秦都市报
 
西安,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彰显着新时代的活力希望。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古有诗云:“秦中自古帝王州”,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都定都在这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文明的痕迹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脑海中慢慢模糊,所以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河流,在今天的三秦大地上来寻找这些朝代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明的痕迹,重新找回那曾经的辉煌。

    周

    人们对于周朝的印象大多是来源于《封神榜》、《封神演义》这些电视剧、小说中讲述的历史故事,还有那些凤鸣岐山、姜太公钓鱼、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等流传已久的传说。事实上,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国运长达80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其中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为止,大约历经275年,它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礼仪、艺术学说等都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当时的帝都镐京就在今天的西安附近,是西周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如今,寻觅三秦大地上,还可以看到那些西周辉煌的历史文明所留下的痕迹。

    丰镐遗址: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

    丰、镐两京,也称宗周,位于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丰镐是西周文王所建丰京和武王所建镐京的合称,丰在河西,镐在河东,是西周王朝近300年间的政治、经济中心。这些建筑群屋顶施瓦,有较完善的排水设施,可能是王室或重要贵族的宫殿和宗庙遗址。沣西张家坡格沣东普渡村一带是两京内规模最大的公共墓地。王室贵族和内侯伯之墓多有车马坑、马坑陪葬,还有青铜礼器、陶器、铜兵器、工具、车马器及玉石装饰品、漆器等,一些器具铭文还记载了周王朝的史实,这些发现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探讨西周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周原遗址:周文化的发祥地

    周原遗址中心是在今天的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这一地区北倚岐山,南临渭水,海拔900米。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在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不过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成为废墟后才废弃不用。

    关山牧场:曾经的皇家养马场

    秀丽宜人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让关山牧场显得如此迷人。它曾经是西周王室的皇家养马场,西周初期秦先祖非子就在这里为王室牧马,也因此功绩卓著,被封为食邑,建筑城池,为后来秦文化的开启奠定了基础。而现在,吸引游客纷纷而来的更多的是依靠美丽的自然风光,群山竞秀,溪壑密布,林木参天,草场绵延不绝。森林沿圆润柔和的山体从上到下呈放射状分布,与广阔肥腴的草原相间,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形态。这里春秋相连,冬长无夏,素有“关山六月犹凝霜”的写照,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胜地。

    骊山:烽火戏诸侯的传说

    骊山在西安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支脉。其西绣岭第一峰烽火台的“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昏君亡国之典故千古流传。相传,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在此点燃烽火戏诸侯。结果后来犬戎攻入骊山时无人相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就此灭亡。而如今骊山之引人之处在于美景,山上松柏满坡,林涛滚滚,从远处看去,郁郁葱葱,活像一匹奔腾青骏的骊马立于渭河平原,美如锦绣,山上两峰称为东西绣岭,均满披青松翠柏,郁郁苍苍。夕阳西下之时,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动人,这便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关键字: 内容标签:地标,文化地标 文化
下一篇:婢女厨房(图)||上一篇:隋炀帝的德行(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