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刘秀与"隐王桥""三圣寺"(2)

编辑:秋痕 来源:扬子晚报
 
宋庄村里结书童

    躲过一劫后,刘秀一路向南,逃到今溧城镇宋庄时,已是傍晚时分,刘秀饥饿难耐。这时,只听到村上有户人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刘秀觉得十分好奇,便循声而去,只见一位十四、五岁的书童正专心攻读,便上前问道:“小兄弟,外面战火连天,你读书有什么用呢?”书童见有人前来,便回话道:“君不闻乱世出奇才吗?我读书正是为了匡扶汉室,造福百姓啊!”刘秀听后深为感动,对书童说道:“小兄弟,我正被官兵追杀,一路逃难到此,不知能否给点吃的?”书童说:“饭倒是有,只是没有菜。”刘秀一看墙上有张渔网,便指着渔网说道:“这不就是菜吗?”书童一拍脑门,直喊“对对对”,立即取下网来,跟刘秀一起到屋前的小河边打鱼。谁知接连打了九网,一条鱼都没打上来,书童有些气馁,便说道:“哎,看来今天是捉不到鱼了。”刘秀笑着说:“小兄弟,不要着急,打仗靠的是信心,打鱼靠的是耐心,虽然十网九空,但你再打一网,说不定就会有所收获。”书童听后再洒一网,果然网得灰鲢、鲫鱼和鳜鱼各一条,三条鱼加起来有好几斤呢!书童高兴坏了,立即回家做鱼,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鲜鱼汤就做好了。这时,天全黑了,刘秀叫上书童一起吃晚饭,吃的可开心了,大赞这里的灰鲢头美味无比,至今,溧阳的鱼头还很有名呢!

    他们边吃边聊,刘秀不禁被书童的纯真深深打动,便将自己的身份和境况一一告诉了书童。刚吃完饭,刘秀就隐隐听到外面传来了马蹄声,他走出门外一看,只见村北灯火通明,王莽的第二路追兵又来了,知道不好,便急对书童说道:“小兄弟,快找个地方让我躲一躲。”书童说:“你快爬到阁楼上去,躲到柴禾堆里!”可是阁楼比较高,又没有梯子,刘秀起初怎么也爬不上去,最后书童将长凳拿到吃饭的桌子上,让刘秀踩着桌、凳往上爬,这才上了阁楼。书童刚把长凳从桌子上拿下来,追兵就破门而入了,一剑直指书童:“有没有见到一位男子来过?”书童不屑地说道:“没有。”“胡说!”来者气势汹汹地指着桌上的饭碗说道:“你一个人要用两副碗筷吃饭吗?!”书童坚持说:“就是我一个人吃的。”“我叫你撒谎!”说着,来者一剑刺向书童,书童顿时血流如注,命归黄泉。这一切,被阁楼上的刘秀在木板缝里看得清清楚楚,泪水都把柴禾打湿了,可终究还是无计可施。

    昆仑桥畔遇屠夫

    追兵走后,刘秀就起身向东北方向走去,来到了今溧城镇昆仑村昆仑桥附近。可追兵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四散寻找刘秀,其中一路人马离刘秀不过一、二里地,马蹄声十分急促。这时,一位屠夫刚从一户人家杀完猪,背着屠刀和杀猪得来的报酬以及猪肠子经过这里,刘秀便上前作揖道:“先生,后面有追兵欲杀我,请你指条生路给我,日后一定涌泉相报!”屠夫见其容貌不凡,知道非一般人物,便说道:“前面不远处有座苫胜桥,你就暂且躲到桥洞里去吧。”

    说是一座小桥,其实整座桥只有两块长条青石,搭在河沟两岸,桥下刚好可以藏进一人。刘秀刚躲进桥洞一会儿,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只黄狗,对着桥洞就狂叫不止。刘秀不得不喊道:“先生,有条黄狗在此狂吠,麻烦你将它赶走。”那屠夫知道不对,马上调转头来,从手中切下一段猪肠子扔给黄狗,黄狗十分饥饿,窜上去就吃,屠夫趁黄狗不备,一把将其按倒在地,操起杀猪刀对准狗脖子就是一刀,结果了黄狗的性命。

    这时,追兵正巧赶到,质问屠夫:“刚才和你讲话的人到哪里去了?”屠夫答道:“我只听见黄狗叫,没见有人哪。”“好,你竟敢骂我们是狗!”说罢就抽出大刀,向屠夫砍来,屠夫一身的力气,就与他们拼死相抗,一连杀死了好几个兵士,但终因寡不敌众,倒在了血泊中。士兵又奔到苫胜桥下,见桥洞不知何时已结满了蛛网,里面黑黑的看不清楚,觉得此处应该很长时间不会有人进去,便又向别的地方追去了,刘秀终于侥幸脱险。

    后来,刘秀终于一统天下,成为了东汉的第一任皇帝,即汉光武帝。当了皇帝后,他感恩于溧阳人民的勇敢仗义,立即下令在昆仑桥南建造一座“三圣寺”,把这三位救命恩人当作圣贤供奉起来,而他藏身的苫胜桥从此也被易名为了“隐王桥”。三圣寺原有房屋九十九间半,从东汉到明清的漫长岁月里,每年都会举行庙会,由当地的百姓自发组成舞龙队、跳狮队,“出会”的队伍先到浪圩,再到宋庄,后到昆仑桥,以舞龙跳狮和搭台唱戏等形式,纪念这三位圣义之人,这项风俗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才逐渐消失。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刘秀,隐王桥,三圣寺刘秀 隐王桥 三圣寺
下一篇:"歌仙"陈歌辛的一生 "玫瑰玫瑰我爱你"出自于他||上一篇:武则天让首席男宠升官发财后为何将其秘密杀害(4)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