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 既无兵略、又无智慧(3)

编辑:秋痕 来源:凤凰网历史
 

在确认阎会长出错的以后,我等草根很好奇的观摩了一下他老人提出这个质疑的依据,本以为多半又是《明史》在作祟,但不曾想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而且阎会长质疑的依据,实在令人目瞪口呆,因为阎会长遍读史料之后,却搞了个自相矛盾出来。

刚才讨论的这两条略有不同的上谕,批复的是同一条奏章:

《三朝辽事实录》——奉圣旨:封疆事重,卿还悉心筹划防御,余着该部议行。

《明熹宗实录》——上谓:封疆事重,还悉心筹划,以计万全。

这条奏章,在《明熹宗实录》里,就是王在晋的“题关门形势疏”,阎王会则质疑说,这个奏章“既未谕准,也未实施”,但仅仅隔了一段,阎会长自己又提出,天启批准了“题关门形势疏”:

“他在《题关门形势疏》中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这项巨大工程,估算用银子93万两。他并提出兴筑八里铺重城,可以‘钟篪不惊,宸居永奠’,就是庙社安宁,江山永固,因此辽事‘最急莫尚于此’!天启帝谕准,先发帑金20万两。”

我等草根看罢,彻底晕死了,如果说先前阎老先生敢于挑战史料,并提出的质疑,就算是八卦也是教授级的,但后来阎会长如此自相矛盾的言论,就算是学术也只能是草根级了。

估计阎教授这上下两段文字,不是一天写的,可能是因为间隔了一段时间,所以才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

不过,我等草根坚信,阎老师总有一天会把这些问题都解释清楚,毕竟他老人家是搞历史研究的,如果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说不清楚,又如何能弄明白几百年前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1]【阎崇年著《袁崇焕传》】

[2]【《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三】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既无,胆识,智慧既无 胆识 智慧
下一篇:梅兰芳担心胡蝶处境 弱女子称"决不当汉奸明星"||上一篇:伯乐侯宝林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