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与复社诸公子来往密切,董小宛后来就嫁给了“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经由张溥、夏允彝、陈贞慧等人介绍,侯方域结识了“秦淮八艳”中的李香君。这是位娇小玲珑、活泼可爱的少女,但却外柔内刚,有一副铮铮傲骨。后来侯方域所写的《李姬传》,生动地记述了李香君其人和他们感人的爱情故事。从侯方域的记述看,两人是一见钟情: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所交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后来因“大字报”事件,两人相知相爱更深。侯方域来南京前一年,《留都防乱公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是一张贴在夫子庙的大字报,矛头针对一个叫阮大钺的人。阮大钺是阉党中人,崇祯初年被罢免,后在南京闲居。此人颇有才情,写了一出《燕子笺》在自己家演出,邀请文人名士观看,以此广结人脉,图谋复出。
于是,复社陈贞慧等人写了《留都防乱公揭》,揭露阮大钺的真面目。这张帖子有100多人签名,闹得当时没有人再敢与阮大钺来往。阮大钺甚至没法在南京居住,避到了城外。阮大钺与侯恂曾是同事,二人曾经关系还不错,后来阮投靠阉党,就再也没有来往。此时,阮大钺得知侯方域与陈贞慧等人情深意笃,想通过他与复社众人和解。便让他的朋友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指李香君)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母识阳羡君(即陈贞慧),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此事过后,侯方域与李香君彼此敬重爱慕,深情日甚一日。但好景不长,不久放榜,侯方域名落孙山。
“第三名”变为落榜生
这次考试,侯方域的试卷本来很受赏识,已经被定为第三名,但在放榜前一天突生变故,考官们竟然让他落了榜。
放榜前的那晚,本来榜单都已拟定完,但副主考又拿着侯方域的卷子来找主考官:“如果录了这个生员,我们恐怕都要惹上麻烦!”
听了这话,负责批阅侯方域卷子的房考很不高兴,“如果真有啥事,本房愿一肩承担”。主考官一言不发,反复审阅侯方域的卷子,良久才开口说话:“有什么事的话,我们不过是降级、罚薪而已。不要录这个生员吧,这是为了保全他。”
主考官的意思是说,如果上榜,试卷就要刻印出来,广泛流传,那样的话,侯方域将获重罪。
高阳先生曾分析侯方域的卷子,认为主考官的话并非全是遁词,而是确有道理,这份卷子批逆龙鳞,对崇祯有深刻的批评:
“所贵于甘德者,能临天下之谓也。虞书曰:‘临下以简。’而后世任数之主,乃欲于其察察以穷之。过矣!夫天下之情伪,盖尝不可以胜防;而人主恒任其独智,钩距探索其间,其偶得之也,则必喜于自用;其既失之也,必且展转而疑人。秉自用之术,而积疑人之心,天下岂复有可信者哉?”
这段文字分明是在指责崇祯冤杀袁崇焕之事。大约因父亲蒙冤深陷牢狱多年,侯方域心有不平,才在试卷上放胆一言。
无论如何,侯方域落榜无可改变,只能告别李香君归乡。在《李姬传》中,他记述了香君对他的如海深情: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指蔡邕);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思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如此深情款款,如此气节高洁,难怪人们不相信这样的感情会毫无结果。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秦淮,落第,佳话,南京秦淮 落第 佳话 南京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所交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后来因“大字报”事件,两人相知相爱更深。侯方域来南京前一年,《留都防乱公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是一张贴在夫子庙的大字报,矛头针对一个叫阮大钺的人。阮大钺是阉党中人,崇祯初年被罢免,后在南京闲居。此人颇有才情,写了一出《燕子笺》在自己家演出,邀请文人名士观看,以此广结人脉,图谋复出。
于是,复社陈贞慧等人写了《留都防乱公揭》,揭露阮大钺的真面目。这张帖子有100多人签名,闹得当时没有人再敢与阮大钺来往。阮大钺甚至没法在南京居住,避到了城外。阮大钺与侯恂曾是同事,二人曾经关系还不错,后来阮投靠阉党,就再也没有来往。此时,阮大钺得知侯方域与陈贞慧等人情深意笃,想通过他与复社众人和解。便让他的朋友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指李香君)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母识阳羡君(即陈贞慧),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此事过后,侯方域与李香君彼此敬重爱慕,深情日甚一日。但好景不长,不久放榜,侯方域名落孙山。
“第三名”变为落榜生
这次考试,侯方域的试卷本来很受赏识,已经被定为第三名,但在放榜前一天突生变故,考官们竟然让他落了榜。
放榜前的那晚,本来榜单都已拟定完,但副主考又拿着侯方域的卷子来找主考官:“如果录了这个生员,我们恐怕都要惹上麻烦!”
听了这话,负责批阅侯方域卷子的房考很不高兴,“如果真有啥事,本房愿一肩承担”。主考官一言不发,反复审阅侯方域的卷子,良久才开口说话:“有什么事的话,我们不过是降级、罚薪而已。不要录这个生员吧,这是为了保全他。”
主考官的意思是说,如果上榜,试卷就要刻印出来,广泛流传,那样的话,侯方域将获重罪。
高阳先生曾分析侯方域的卷子,认为主考官的话并非全是遁词,而是确有道理,这份卷子批逆龙鳞,对崇祯有深刻的批评:
“所贵于甘德者,能临天下之谓也。虞书曰:‘临下以简。’而后世任数之主,乃欲于其察察以穷之。过矣!夫天下之情伪,盖尝不可以胜防;而人主恒任其独智,钩距探索其间,其偶得之也,则必喜于自用;其既失之也,必且展转而疑人。秉自用之术,而积疑人之心,天下岂复有可信者哉?”
这段文字分明是在指责崇祯冤杀袁崇焕之事。大约因父亲蒙冤深陷牢狱多年,侯方域心有不平,才在试卷上放胆一言。
无论如何,侯方域落榜无可改变,只能告别李香君归乡。在《李姬传》中,他记述了香君对他的如海深情: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指蔡邕);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思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如此深情款款,如此气节高洁,难怪人们不相信这样的感情会毫无结果。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秦淮,落第,佳话,南京秦淮 落第 佳话 南京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毛泽东评点唐朝的几封"上书"(2)||上一篇:巴金创办的两份杂志 为此付出的心血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