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唐朝诗人风流韵事盘点:韩愈和白居易蓄妾(7)

编辑:秋痕 来源:书摘
 

“雏凤”风流字体

韩偓,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幼年颖悟,深得姨父李商隐的赞赏。李商隐认为小韩偓的诗句老成,便写诗给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夸奖韩偓“十岁裁诗走马成”、“雏凤清于老凤声”(《呈畏之员外》其一),把韩偓比喻为“雏凤”。

龙纪元年(889),韩偓进士及第,深得唐昭宗信任,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后来朱温擅权,韩偓避往福建,依靠闽王王审知。韩偓死后,王审知听说他家藏有许多箱子,那些箱子锁得很严密,外人很少能看到,王审知便认为其中必有珍玩宝物,命令亲信打开箱子观看,只得到烧剩的龙凤烛和百余条金缕红巾,烛泪保存得还很新鲜,红巾的香味仍芬芳浓郁。王审知问这是怎么回事儿,韩偓的一个老仆人流着眼泪说:“韩大人当翰林学士的时候,经常在金銮内殿为皇上起草诏令,深夜才回家。日子长了,与宫中的艺妓们关系密切,常有宫妓手拿蜡烛送他,韩大人把那些蜡烛全收藏了起来。后来西京纷乱,韩大人远迁闽地,奔波途中丢了许多,现在剩下的不足十分之一二了。”由于韩偓有诗集《香奁集》,专门描摹男女闺情,写得活灵活现,所以早就有人说韩偓是个“情种”;现在发现了这些遗物,算是得到了证实。而王审知的儿子王延平家中有个老尼姑,这个老尼姑证明韩偓确有收集定情物的嗜好,而她自己也曾与韩偓有过几夜风流。

 


关键字: 内容标签:风流韵事,唐朝,盘点,白居易,诗人,韩愈风流韵事 唐朝 盘点 白居易 诗人 韩愈
下一篇:唐朝诗人风流韵事盘点:韩愈和白居易蓄妾(2)||上一篇:姑姑侄女"三女同嫁" 皇太极为啥娶了俩寡妇(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