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中山遗体改殓易棺之谜 揭秘“奉安大典”细节(4)

编辑:雪竹 来源:文汇报
 
接下来的三天为公祭日;5月31日下午6时举行封棺典礼。 


  6月1日是正式的“奉安日”,由中央党部至中山陵的路段仍由汽车载棺。凌晨2时,相关人员齐集,4时起灵。男宾执绋而行、女宾乘车随行;前面有铁甲车及骑兵连开道,两侧有200名军校学生组成护灵团护卫;各机关团体的送殡队伍在指定地点陆续加入,形成一个长达五六里的庞大队伍,而沿途观瞻的民众竟有50万人。


  上午9时,灵车抵达中山陵石级前的广场。


  第五段、也是最后一段路程:自广场至墓室,仍用人力。9时20分,灵车停于亭式的灵舆前,由杠夫将灵榇移入灵舆,起杠上行。由于台阶陡长,行进十分吃力,杠夫需竭尽全力。至祭堂前的平台后换用小杠,将灵榇移入祭堂。在那里,举行了奉安典礼。礼毕,仍由杠夫将灵榇移入墓室安放。随后,参加奉安典礼的全体人员最后入墓瞻仰;接着,宋庆龄率孙科夫妇等家属亲手关闭墓室大门。 


     从北平到南京的“奉安”过程中,曾有六次大规模的鸣炮。第一次是5月26日零点正,从孙中山灵榇自碧云寺起灵时开始鸣炮101响;之后,在26日下午灵榇抵达前门东车站、28日上午灵车抵达浦口车站、威胜舰载灵榇过江、以及6月1日正式“奉安日”凌晨灵榇自中央党部移上汽车的时候,均鸣炮101响。 


  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鸣炮,是在6月1日正午12时,那是孙中山灵榇入墓安放──即“奉安”的时刻。根据统一要求,全国交通一律停止3分钟,全国民众一律停止工作、静默3分钟志哀。而12时整,狮子山炮台开始鸣炮,共101响,突然爆发的惊天炮声,不仅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也明示万众:孙中山的灵榇已经进入了最后安放的地点。


  至此,这场规模宏大的“奉安大典”终于宣告结束。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体,之谜,大典,揭秘,细节,孙中山,改殓易棺遗体 之谜 大典 揭秘 细节 孙中山 改殓易棺
下一篇:历史上曾4次画出“三八线” 割裂朝鲜半岛||上一篇:徐悲鸿两封信札首次曝光:透露与刘海粟陈年旧事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