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马上大吉·报喜图的雀替木雕,正是这两种文化因素的具体表现。两组内容不同的造型图案,经艺人们的巧妙结合,寓意鲜明,吉祥喜庆。既符合雀替对称形式又内容多样统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对立统一,对称和谐之美是雀替木雕的艺术特色。
天官赐福
天官赐福这一题材,在雀替木雕中同样被广泛采用。不同于一般单件木雕作品,雀替木雕必须要考虑实用性、对称性、艺术性的协调统一。设计难度大,空间广阔,既要不失天官形象特征,又要多姿多彩,灵活多变,在不平衡中求得对称,在对称中和谐统一,更具艺术欣赏性。这件作品是典型的单面雕刻,从背面看到的也是人物的背面。前面介绍的哪吒闹海则是比较少见的双面雕刻,无论从正反面观赏,都是人物的正面形象。
天官是传说中授福禄的神人。天官的形象为头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
《梁元帝旨要》载: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水官解厄之辰。天官展开写有“天官赐福”,或“授天福禄”四字的卷轴,又有蝙蝠从天飞来,寓意福自天上来,天官降福之意,多用来生诞贺寿的祝颂。
天官赐福的传说故事,在中国传统木雕中被广泛采用。精品倍出,供人们欣赏收藏,或作为珍贵礼品赠送亲友,祝贺迎祥纳福,万事如意,生日快乐,幸福长寿。
雀替狮雕艺术
雀替最显著的特点是对称性,这一特点显然比单件木雕更具难度,更具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欣赏性。
民间的狮子艺术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多姿多态,富有个性但仍然不失狮子的基本特征。
民间艺人最喜欢表现的是狮子滚绣球,太狮和少狮一类的题材。
狮子滚绣球亦称“双狮滚绣图”。俗传雌雄二狮相戏时,它们的毛缠在一起,滚而成球,小狮子便从中产生,民间常以用来表达吉祥喜庆之意。狮与师相谐音,狮旧写作师。古代官制有太师、少师之职,辅弼天子为政,官位显赫。人们常将大小狮组合一起,构成图案或造型称作太师少师以象征官运亨通,代代相传之意。
雀替鹿雕艺术
鹿外形奇特,四肢细长,颈上生有犄角,因其外形美丽,性格温驯,被看做善灵之兽,可镇邪。据传鹿为长寿仙兽。《抱朴子》云:“鹿寿千岁,满五百则其色白。”鹿是祥瑞的象征。人们常以鹿作为表达祈寿、祝寿主题。又因鹿与禄谐音,谐音文化在传统文化中运用十分广泛,如鹿与蝙蝠、寿星组成福禄寿吉祥图案,鹿、猴、蜜蜂(或蜂房)组成爵禄封侯,预示仕途发达,荣华富贵等等。
中国传统木雕具有民俗性、地方性、综合性、因材施艺等特色。这些在雀替木雕中得以充分的展示。在以鹿造型为主题的雀替木雕中,艺人们用自己的智慧,综合诸因素创造出既对称又和谐,既综合又统一的精美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李倩)
关键字: 内容标签:祝寿,馆里,馆之宝,说雀替,郭子仪祝寿 馆里 馆之宝 说雀替 郭子仪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