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在明代,“衣冠禽兽”已经从荣耀演绎为唾骂。
日前到雷州参观清官陈瑸的纪念馆,看石雕像的时候,发现这位康熙同志赏赐谥号“清端”的福建巡抚朝服胸前的鸟——似乎是仙鹤——方向刻反了。于是几位专家开始讨论“衣冠禽兽”的问题。
有道是文官衣冠上绘有飞禽,武官衣冠上绘有走兽——所以衣冠(上有)禽兽实在是功劳、地位、文明、武功的标志。能够“衣冠禽兽”绝对是耀祖光宗。
所以“穿戴着衣冠的禽兽”乃偏正结构理解,而“衣冠上印有禽兽”乃动宾结构理解,大不相同也。
因此,说贪官是“衣冠禽兽”绝对仅仅的中性的描写,毫无褒贬——任何一个有品级的明清大员都是“衣冠禽兽”,岂有他哉。
因此,“穿戴着衣冠的禽兽”不过是后人的演绎即引申义、比喻义。
查《词源》之“衣冠禽兽”条,书证是陈汝元(明代,约公元一五八0年前后在世)的《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作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窬”(音玉)通“逾”,语出《论语》,“穿窬”指盗窃行为。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获全国优秀图书奖的《中华成语大辞典》的书证也是明代的《二刻拍案惊奇》之第四卷:“缙绅中有此!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可见在明代,“衣冠禽兽”已经从荣耀演绎为唾骂。
日前读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新闻,想起刚刚粉碎四人帮之际,“原子弹不如茶叶蛋”,或发牢骚曰“斯文(不如)扫地”。倒是同样从比喻义回到了现实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发展相比,语言是相当稳固的,但“衣冠禽兽”在明代已经演绎为詈骂,实在是与社会生活太有关系。
当然,也有以讹传讹而“二奶取代大奶”,如“每况愈下”。
章士钊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复古读经,嗤笑白话文浅薄。鲁迅便找出他的文章中的语病讥刺之,如将“出乎意表”写为“出乎意表之外”;把“每下愈况”(语见《庄子?知北游》)弄成了“每况愈下”。章太炎《新方言?释词》:“愈况,犹愈甚也。”——俺老乡庄子的说测量一头猪的肥瘦,最好摸脚脖子而不要摸肚子,因为脚脖子肥才使真的肥,即越往下越明显,而“每况愈下”就没有讲头了。
无奈现在“每况愈下”变成了“情况越来越糟糕”而被广为使用,鲁迅所提倡的正确的“每下愈况”反倒无人问津了,此之谓“约定俗成”。与“衣冠禽兽”相类似了。
当然,也有本来没有多大的意义,越来越引申,变成了流行词汇的,如“打酱油”。
今天在千龙网上见到洪涛三先生的评论,题目是《人民打酱油,公务员拿回扣》,说的是近日网上爆出的一张令人愤慨的回扣清单,据说江西某副科级干部利用采购之便,一个月就捞了3万多元回扣:轩尼诗KO,采购单价840元,每瓶回扣252元;3斤装轩尼诗KO,采购单价1680元,每瓶回扣504元。在此“打酱油”成了“规规矩矩的衣食住行”的代名词,不无可怜、可叹、可悲的草根生活的意思。
所以,网友所调侃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拿沙特工资,住英国房子,用瑞典手机,戴瑞士手表,娶韩国女人,包日本二奶,做泰国按摩,开德国轿车,坐美国飞机,喝法国红酒,吃澳洲海鲜,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玩西班牙女郎,看奥地利歌剧,买俄罗斯别墅,雇菲律宾女佣,配以色列保镖,洗土耳其桑拿,当中国干部——中的“中国干部”是绝对不能够像理解某些词汇那样仅仅指认字面意义的,其中有相当丰富的内涵。
真的有把以上段子的最后一句变成“千万别当中国干部”——像前德国总理穷施罗德一样——的一天,我一定开仅有的一瓶存放既久的茅台。
又跑了现代汉语词汇的题了,打住。(文/三耳)
关键字: 内容标签:衣冠禽兽,明清,官员衣冠禽兽 明清 官员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日前到雷州参观清官陈瑸的纪念馆,看石雕像的时候,发现这位康熙同志赏赐谥号“清端”的福建巡抚朝服胸前的鸟——似乎是仙鹤——方向刻反了。于是几位专家开始讨论“衣冠禽兽”的问题。
有道是文官衣冠上绘有飞禽,武官衣冠上绘有走兽——所以衣冠(上有)禽兽实在是功劳、地位、文明、武功的标志。能够“衣冠禽兽”绝对是耀祖光宗。
所以“穿戴着衣冠的禽兽”乃偏正结构理解,而“衣冠上印有禽兽”乃动宾结构理解,大不相同也。
因此,说贪官是“衣冠禽兽”绝对仅仅的中性的描写,毫无褒贬——任何一个有品级的明清大员都是“衣冠禽兽”,岂有他哉。
因此,“穿戴着衣冠的禽兽”不过是后人的演绎即引申义、比喻义。
查《词源》之“衣冠禽兽”条,书证是陈汝元(明代,约公元一五八0年前后在世)的《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作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窬”(音玉)通“逾”,语出《论语》,“穿窬”指盗窃行为。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获全国优秀图书奖的《中华成语大辞典》的书证也是明代的《二刻拍案惊奇》之第四卷:“缙绅中有此!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可见在明代,“衣冠禽兽”已经从荣耀演绎为唾骂。
日前读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新闻,想起刚刚粉碎四人帮之际,“原子弹不如茶叶蛋”,或发牢骚曰“斯文(不如)扫地”。倒是同样从比喻义回到了现实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发展相比,语言是相当稳固的,但“衣冠禽兽”在明代已经演绎为詈骂,实在是与社会生活太有关系。
当然,也有以讹传讹而“二奶取代大奶”,如“每况愈下”。
章士钊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复古读经,嗤笑白话文浅薄。鲁迅便找出他的文章中的语病讥刺之,如将“出乎意表”写为“出乎意表之外”;把“每下愈况”(语见《庄子?知北游》)弄成了“每况愈下”。章太炎《新方言?释词》:“愈况,犹愈甚也。”——俺老乡庄子的说测量一头猪的肥瘦,最好摸脚脖子而不要摸肚子,因为脚脖子肥才使真的肥,即越往下越明显,而“每况愈下”就没有讲头了。
无奈现在“每况愈下”变成了“情况越来越糟糕”而被广为使用,鲁迅所提倡的正确的“每下愈况”反倒无人问津了,此之谓“约定俗成”。与“衣冠禽兽”相类似了。
当然,也有本来没有多大的意义,越来越引申,变成了流行词汇的,如“打酱油”。
今天在千龙网上见到洪涛三先生的评论,题目是《人民打酱油,公务员拿回扣》,说的是近日网上爆出的一张令人愤慨的回扣清单,据说江西某副科级干部利用采购之便,一个月就捞了3万多元回扣:轩尼诗KO,采购单价840元,每瓶回扣252元;3斤装轩尼诗KO,采购单价1680元,每瓶回扣504元。在此“打酱油”成了“规规矩矩的衣食住行”的代名词,不无可怜、可叹、可悲的草根生活的意思。
所以,网友所调侃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拿沙特工资,住英国房子,用瑞典手机,戴瑞士手表,娶韩国女人,包日本二奶,做泰国按摩,开德国轿车,坐美国飞机,喝法国红酒,吃澳洲海鲜,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玩西班牙女郎,看奥地利歌剧,买俄罗斯别墅,雇菲律宾女佣,配以色列保镖,洗土耳其桑拿,当中国干部——中的“中国干部”是绝对不能够像理解某些词汇那样仅仅指认字面意义的,其中有相当丰富的内涵。
真的有把以上段子的最后一句变成“千万别当中国干部”——像前德国总理穷施罗德一样——的一天,我一定开仅有的一瓶存放既久的茅台。
又跑了现代汉语词汇的题了,打住。(文/三耳)
关键字: 内容标签:衣冠禽兽,明清,官员衣冠禽兽 明清 官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吴三桂的信:为何冲冠一怒(2)||上一篇:毛泽东为何否定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军事才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