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刘长胜故居:一幕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斗争史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愚园路81号,一幢四层的欧式建筑,落地玻璃门,鹅卵石镶嵌的墙面: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也是上海党组织负责人刘长胜1946年至1949年的居住地。1992年6月1日,刘长胜故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在喜迎上海解放55周年之际,修缮如初的刘长胜故居将正式向社会开放,并首次举办“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展”。

    修旧如旧,保持原貌

    坐落于静安区繁华地带的刘长胜故居,始建于1916年,1946~1949年期间,中共中央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居住于此,同时,这里也是当年中共中央上海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的秘密机关之一,是上海地下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这座沿街的砖木结构花园洋房,不仅记下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艰险的生活,而且在80多“岁”的时候,还向东“走”了百余米,经历了上海历史上第一次的建筑整体平移。

    2001年,在静安寺地区的综合开发中,刘长胜故居所在地要建设九百城市广场,为了保护这幢极具价值的文物建筑,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静安区人民政府决定斥资200万元对故居进行整体东移。当时建筑整体推移技术在上海是首次采用,所以无论在资金还是在技术上,故居平移都有一定的风险,这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我们党这段历史的尊重和珍视。

    历经一年的整体迁移,2002年3月,自重1200吨的刘长胜故居除一楼因地基加厚而“变矮”60厘米外,原封未动地搬到了新的位置。3月21日,故居被正式移交给静安区文化局文史馆进行保护开发。

    楼外是鹅卵石墙面,楼内是水磨石扶手墙,二楼朝北是刘长胜的卧室,三楼张承宗卧室的一角摆着当年的五斗橱,一切都记录着旧时的样子。“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老同志们参观后激动地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小巧精高,生动再现

    600平米的陈列面积,展现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的光辉历程,跨越近三十年的陈展内容,方寸之地见工夫,此谓之小。

    以逼真的场景再现丰记米号、上海书店这些革命场所,以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上海”等历史片断,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此谓之巧。

    从二楼一进展厅闪烁在灯光中的鲜红党旗,到“凯旋”电台激昂的声音“上海人民解放了!上海人民保安队播音开始。”实物、雕像、照片,辅以声、光、电等多种展示手法,仿佛把人带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此谓之精。

    参观累了到“公啡咖啡馆”喝杯咖啡,在“上海书店”翻翻上海的故事,或者与战友高唱一曲革命歌曲,回忆流金的岁月。寓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此谓之高。

    “小、巧、精、高”,这是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陈振鸿对于刘长胜故居及布展的总体要求。迄今为止,故居已征集实物1000多件,照片1700多幅,及大量有关史料,还采访了近50位上海地下党老同志,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史资料。并通过“浦江朝辉”、“白色恐怖”、“孤岛英雄”、“第二条战线”、“解放上海”等5个方面的陈列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多元的介绍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精神,再现了中共地下组织的光辉历史。

    身临其境,寓庄于谐

    卖花女与买花人,擦鞋匠与客人,这可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而是上海的地下党在秘密接头。刘长胜故居的一楼,当时搞地下工作所采用的秘密联络形式,用微雕艺术品得以形象的呈现。同时陈列的还有花瓶、手套等联络暗号,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各居一隅的三家商铺。

    荣泰烟号,是昔日百乐门附近,上海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刘长胜当过这里的老板;公啡咖啡馆,“照搬”于四川北路903号,左联的成立活动曾在这里筹建;而中共早期的出版、发行机构之一——上海书店,从人民路振业里11号“移植”过来。刘长胜等中共地下党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掩护下,从事党的秘密活动,宣传党的进步思想,领导和发动群众,对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所不同于一般陈列的是,这里的商铺还原了它们原本的功能。古色古香的家具,暗哑的灯光,不妨再来一杯卡普契诺,一本上海小说。休闲席散,老友叙旧,这是一个怀旧的场所,也是一个对比的地方,身临其境才更容易理解,今日的味道与心情,与当初会有多么的不同。据故居的负责人介绍,对咖啡馆座位的预约,已经排到了6月中旬。

    另悉,刘长胜故居日前试开放后,得到了许多参加过中共上海地下斗争的老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今后,还将在故居二楼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为庆祝上海解放55周年,刘长胜故居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展将于5月27日起正式开放。(来源:《党史信息报》镜周刊第621期2004年5月19日)(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一幕,故居,斗争,地下,组织,中共上海,刘长胜一幕 故居 斗争 地下 组织 中共上海 刘长胜
下一篇:破解“三英战吕布”的环中环||上一篇:揭秘历史:陈奉奇最先提出了"联蒋抗日"口号(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