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红军时期的朱德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全面开始。屡遭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由此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怒潮。外敌入侵,国难当头,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刚刚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厉兵秣马,众志成城,随时准备奔赴前线,对日作战。而站在这支钢铁之师前列的是一位“和毛泽东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曾经成为红色中国希望和象征”的伟大战士——朱德元帅。
寇深祸极 再披战袍
“七七”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中央为抗议日本侵略军进攻卢沟桥发出通电,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正在延安红军大学学习并兼讲授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朱德,同毛泽东和其它红军将领联名致电驻守平津的第二十九军领导人宋哲元、张自忠等人,表达了“准备随时调动,追随贵军,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决心。
7月13日,朱德和毛泽东在延安召开共产党员和各机关工作人员紧急会议,号召一切抗日人士准备“随时出动到前线去”。7月14日,朱德、毛泽东电令红军各部:“限十日内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听候出动命令。”
7月15日,朱德在《解放》周刊发表题为《实行对日抗战》文章,指出:“国难已到了最后关头!现在,只有对日本强盗实行抗战,从二十九军的抗战走向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的抗战,抗战到底!”
7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华北腹地大举进攻,一时狼烟四起,战局紧迫。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共中央从最大限度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于7月28日决定将所领导的红军主力四万五千人,改编为三个师,随时准备出动,直接对日作战。主力部队设总指挥部,拟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
8月初,蒋介石密电邀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赴南京共商国防大计。6日,朱德、周恩来赴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国防会议,同蒋介石商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和红军改编问题。
8月11日,朱德在国民政府军政部的谈话会上系统地论述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指出:抗日战争在战略上是持久的防御战,而在战术上则应采取攻势,在正面集中兵力太多,必受损失,必须到敌人的侧翼活动。敌人作战离不开交通线,我们则应离开交通线,进行运动战,在运动中钉伤敌人,目前用兵方向主要是华北地区。他强调实行民主,实行全民抗战的必要性,指出:“只要开放民主,动员民众,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他提出游击战是抗战中的重要因素,游击队在敌后积极活动,可以牵制敌人的大量兵力。他还建议开办游击训练班,使国民党军队也能逐步学会游击战法。
8月13日,正如朱德所料,日军突然向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战火燃烧到了南京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蒋介石看到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难以避免,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在谈判中的一些无理要求,同意在红军改编后设立统一的指挥机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部指挥部,由朱德、彭德怀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随后又由国民党正式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8月14日,朱德与蒋介石会晤,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鉴于在主要问题上已达成协议,为早日完成改编,出师抗日,朱德决定提前离开南京返回陕西红军总部。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战袍,侵略者,日本,抗击,朱德,率部,临危受命战袍 侵略者 日本 抗击 朱德 率部 临危受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一代宗师叶问:笑言李小龙"短命"一语成谶(1)||上一篇:蒋介石要请回“没出息”的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