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史海钩沉:选择新中国公安部的办公地址始末(图)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政协报
 

 
资料图片:罗瑞卿在公安部会议上讲话
 
1950年4月,北京市军管会收回了东长安街四号英国驻外使馆的一座兵营,准备拨给公安部办公使用。所谓英国兵营,是英法等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向清朝政府强迫征用的。兵营北面临长安街、南面接近东交民巷、东面比邻的英国驻华使馆、西面是当时的公安街。好大的一个园子,用围墙围着,面向长安街的围墙上,还留有作战用的枪洞。英国人从不许别人进入,也没有人敢到墙外走动,更不用说向里张望,是显得很神秘的一块地方。

    军管会征用令下达后,公安部派刘复之和我先进去看看。园子里面的树木甚多,有几座小楼,有游泳池,运动场,还有几个英国人在骑马游玩。兵营东面与英国使馆一墙之隔,墙很矮,有小门可通。园子虽大,房屋较少,都是使馆低级职员和工人宿舍。作为公安部办公处,其优点是位置好,面临长安街马路,马路对面是南池子,抬头可见天安门城楼。其不利是没有一座像样的办公楼。但是院子很大,空地不少,可以盖新楼。公安部同意接收这座英国兵营,充分利用现有房屋办公。我们选了一座绿色木建小屋,作罗瑞卿部长的办公室,小屋前面是一片草地,1951年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时,毛主席就在这里接见了与会的同志。以后在园内先后建造了一座大礼堂(即现在的公安部大礼堂),一座三层办公楼(即现在三局、十三局的办公楼),在南边又盖了一座四层办公大楼(即现在的南大楼)。公安部除预审局和监狱在秦城、公安学院设在复兴门外,基本上都在一个院子里办公。

    但是英国驻华使馆距公安部办公楼仅隔一座矮墙,彼此可以看到对方,工间操打羽毛球,一使劲就打到英国使馆那边去了。1958年,北京市政府另辟使馆区后,英国使馆才迁走。公安部办公区逐渐向东扩展到御河桥,形成了现在的办公区域。公安部接管了整个英国使馆及其兵营后,经过近50年的建设,已经大大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建成了一片现代化的办公楼区。(文/王仲方  摘《公安史话》)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公安部,钩沉,始末,新中国,办公地址,选择,史海公安部 钩沉 始末 新中国 办公地址 选择 史海
下一篇:国务总理到修道士 一个被人遗忘的民国要人(4)||上一篇:紧张工作朴素生活 毛泽东初进中南海的日子(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