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六要六不要
中顾委成立后始终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邓小平曾经对中顾委老同志的工作方式提出过三点意见:“量力而行,宜虚不宜实,宜少不宜多。”薄一波也说,对中央的工作有意见先内部谈,是否提交上去,提交什么,统一把关,提交上去了也不要催。除非中央指派的,具体工作不应插手。
1983年10月16日,薄一波在中顾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老同志在退居二线、三线以后,生活要求要适可而止,说话做事要慎思而行。不要过于计较生活、政治待遇,不要干预过去领导过的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使新上来的同志为难。中央在政治上、生活上对我们老同志是很照顾的。在生活上我们不应该有更多的要求。在政治上,党和国家的大事,我们都能参与一份意见,尽一份力量,中央已经给了我们这种机会,使我们能够尽到自己的义务,参加整党工作就是这样。至于慎思而行,就是我们要多做调查研究,多了解些情况,把事情搞得准确一点,把握得好一点。” 在谈到老同志如何看待自己的作用时,薄一波语重心长地强调“要服老,还有用”六个字。
1986年4月,薄一波在湖南省顾问委员会会议上以《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怎样做工作》为题,发表讲话。薄一波说:据组织部门统计,中顾委和各省、市顾委委员共有2000多人,如加上全国离退休的老同志,总起来有200多万。退居二线、三线的老干部应该怎样做工作呢?1983年我曾经在黑龙江省顾委讲过三句话,叫做“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宜粗不宜细”。总之,就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现在,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又总结了几条,叫做“六要六不要”。
“六要”:
第一,要支持新的领导班子的工作,这是六要中最根本的一条;
第二,要关心下一代,包括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第三,要公正严明,说公道话,办公道事;
第四,要拾遗补缺,做各级党委、政府没有精力顾及的事情;
第五,要学习,包括学习政治理论著作、中央的方针政策、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知识,以便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开阔我们的思路;
第六,要做表率,特别要做维护党的团结的表率。
“六不要”:
第一,不要干扰新班子的工作,特别是在人事安排问题上不要干预;
第二,不要违反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不要经商做买卖;
第三,不要向组织上提过分的要求;
第四,不要介入无原则的纠纷;
第五,未经中央或省委批准,不要当全国性或全省性组织的名誉会长、董事长之类的职务;
第六,不要发牢骚,即不分场合、不看对象,随便议论党的现行政策和人事方面的问题。
薄一波还对每一条都作了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这“六要六不要”比中顾委成立初期的规定更加全面,更加具体了。
中顾委的顺利调整
为加快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工作的步伐,1985年9月中央决定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员做一次比较大的调整,退出一批年龄较大的同志,增补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
为了中顾委的调整顺利进行,薄一波主持召开中顾委常委会议,研究中顾委的人事调整问题。对哪些同志要退出中顾委,薄一波提出:一、85岁(含)以上的同志;二、80岁(含)以上身体不大好的同志;三、身体多病、丧失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同志;四、在人大、政协有职务的中顾委委员,只能在一头任职,职务不交叉。参加这次会议的同志一致赞成薄老的意见。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由薄一波牵头,肖克、伍修权、陈野苹、荣高棠参加的五人小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根据薄一波提出的四条杠杠,五人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最后拟定了36位老同志退出中顾委的名单。薄一波还要中顾委秘书长、副秘书长分头走访这36位委员,征求本人意见,了解他们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这些中顾委委员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革命家,以党的利益为重,一致表示拥护中央的决定和中顾委的规定,并联名致信中央,请求不再担任中顾委委员职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次中顾委的调整中,中顾委退出36人,增补56人。
1986年10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同志共同约定“一齐退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即退出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同志也要求“全退”。据薄一波说,对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同志全退的要求,尤其是对邓小平同志“全退”的要求,许多同志表示不能接受,特别是老同志。后来,经过中央政治局反复讨论酝酿,并征求多方意见,才决定邓小平、陈云、李先念3人“半退”,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仍担任一定职务——邓小平担任中央军委主席,陈云担任中顾委主任,李先念担任全国政协主席;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全退”,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987年11月10日,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这次换届,退出31人,增补59人,共200人。中顾委主任为陈云,副主任为薄一波、宋任穷。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顾问委员会,历史时期,特定,独特,选择中央顾问委员会 历史时期 特定 独特 选择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中顾委成立后始终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邓小平曾经对中顾委老同志的工作方式提出过三点意见:“量力而行,宜虚不宜实,宜少不宜多。”薄一波也说,对中央的工作有意见先内部谈,是否提交上去,提交什么,统一把关,提交上去了也不要催。除非中央指派的,具体工作不应插手。
1983年10月16日,薄一波在中顾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老同志在退居二线、三线以后,生活要求要适可而止,说话做事要慎思而行。不要过于计较生活、政治待遇,不要干预过去领导过的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使新上来的同志为难。中央在政治上、生活上对我们老同志是很照顾的。在生活上我们不应该有更多的要求。在政治上,党和国家的大事,我们都能参与一份意见,尽一份力量,中央已经给了我们这种机会,使我们能够尽到自己的义务,参加整党工作就是这样。至于慎思而行,就是我们要多做调查研究,多了解些情况,把事情搞得准确一点,把握得好一点。” 在谈到老同志如何看待自己的作用时,薄一波语重心长地强调“要服老,还有用”六个字。
1986年4月,薄一波在湖南省顾问委员会会议上以《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怎样做工作》为题,发表讲话。薄一波说:据组织部门统计,中顾委和各省、市顾委委员共有2000多人,如加上全国离退休的老同志,总起来有200多万。退居二线、三线的老干部应该怎样做工作呢?1983年我曾经在黑龙江省顾委讲过三句话,叫做“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宜粗不宜细”。总之,就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现在,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又总结了几条,叫做“六要六不要”。
“六要”:
第一,要支持新的领导班子的工作,这是六要中最根本的一条;
第二,要关心下一代,包括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第三,要公正严明,说公道话,办公道事;
第四,要拾遗补缺,做各级党委、政府没有精力顾及的事情;
第五,要学习,包括学习政治理论著作、中央的方针政策、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知识,以便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开阔我们的思路;
第六,要做表率,特别要做维护党的团结的表率。
“六不要”:
第一,不要干扰新班子的工作,特别是在人事安排问题上不要干预;
第二,不要违反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不要经商做买卖;
第三,不要向组织上提过分的要求;
第四,不要介入无原则的纠纷;
第五,未经中央或省委批准,不要当全国性或全省性组织的名誉会长、董事长之类的职务;
第六,不要发牢骚,即不分场合、不看对象,随便议论党的现行政策和人事方面的问题。
薄一波还对每一条都作了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这“六要六不要”比中顾委成立初期的规定更加全面,更加具体了。
中顾委的顺利调整
为加快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工作的步伐,1985年9月中央决定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员做一次比较大的调整,退出一批年龄较大的同志,增补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
为了中顾委的调整顺利进行,薄一波主持召开中顾委常委会议,研究中顾委的人事调整问题。对哪些同志要退出中顾委,薄一波提出:一、85岁(含)以上的同志;二、80岁(含)以上身体不大好的同志;三、身体多病、丧失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同志;四、在人大、政协有职务的中顾委委员,只能在一头任职,职务不交叉。参加这次会议的同志一致赞成薄老的意见。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由薄一波牵头,肖克、伍修权、陈野苹、荣高棠参加的五人小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根据薄一波提出的四条杠杠,五人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最后拟定了36位老同志退出中顾委的名单。薄一波还要中顾委秘书长、副秘书长分头走访这36位委员,征求本人意见,了解他们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这些中顾委委员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革命家,以党的利益为重,一致表示拥护中央的决定和中顾委的规定,并联名致信中央,请求不再担任中顾委委员职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次中顾委的调整中,中顾委退出36人,增补56人。
1986年10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同志共同约定“一齐退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即退出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同志也要求“全退”。据薄一波说,对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同志全退的要求,尤其是对邓小平同志“全退”的要求,许多同志表示不能接受,特别是老同志。后来,经过中央政治局反复讨论酝酿,并征求多方意见,才决定邓小平、陈云、李先念3人“半退”,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仍担任一定职务——邓小平担任中央军委主席,陈云担任中顾委主任,李先念担任全国政协主席;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全退”,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987年11月10日,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这次换届,退出31人,增补59人,共200人。中顾委主任为陈云,副主任为薄一波、宋任穷。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顾问委员会,历史时期,特定,独特,选择中央顾问委员会 历史时期 特定 独特 选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