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蜀之为国,肇于人皇" 古蜀末帝死于好色?(2)

编辑:秋痕 来源:网易
 
鳖灵即位,号为开明,其苗裔统治古蜀共十二世,直到最后一个姓名不详的国王,拱手将宗庙葬送于战国时期最大的猛兽——秦国。

    最后这个蜀王,执政约始于周显王时期(公元前368-321),有次在山谷打猎,邂逅野心家秦惠王。两人初相逢,一团和气,秦惠王送蜀王一筒金子,后者回赠了一些珍玩。奇怪的是,秦惠王将这些珍玩带回去,竟都化成泥土。于是秦惠王发飙了,把眼睛瞪得比赵薇还大,又猛吹自己的胡子,将它们搞成剑拔弩张的形状。却有机灵的臣子前来拜贺,说:“大王不要冒火!这是好兆头——化为土,意味着大王将得蜀土也。”

    秦惠王转怒为喜,开始盘算怎么拿下蜀国。那时候还没有世界历史这门学科,但秦惠王居然暗合了特洛伊战争的木马计,不同的是,他用的是石牛。

    我们都知道,古蜀道之难,难于当政治局常委,而地形险要正是蜀国的天然屏障。“要想富,先修路”,秦惠王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便令人造了五头大石牛,每天堆金子在牛的屁股后面,声称“牛儿好精灵,大便都带金”!蜀王知道了,心痒得不行,就向秦国索要,秦惠王顺水推舟,许他派五名力士(史称“五丁”)来迎取石牛归蜀。

    这里要插叙下五名力士的来历。《路史》称此五人来自武都(今绵竹),力能举万钧,若参加北京奥运定将所向披靡。他们的日常工作是为死掉的国王搬立硕大的墓碑——长三丈、重千钧的大石头,同时也肩负军队或武警的职责,保国安邦。在我看来,“五丁”的“五”应该是虚数。事实上,他们肯定不止五位,因为就是这“五丁”,开山劈路,将石牛们运回蜀国。

    石牛带回蜀国,没人作弊,当然不再“大便带金”。蜀王很气,就骂秦人是“东方傻逼牧牛儿”。秦人听了也不气,笑嘻嘻地在心里嘟哝:“我虽牧牛,终将牧蜀也”。

    路现在已经修好,但秦惠王还有点忌惮蜀国的力士们,于是又心生一计。上次能修路,是瞄准了蜀王贪财的毛病;这次,秦惠王盯上了蜀王好色的毛病。

    这最后的蜀王,确实是一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的衰人。当时,绵竹有一个男人,突然变成女人,而且是绝色,蜀王也不管卫生不卫生,闷着脑壳就把他(她?)娶回作妃子。后来这妃子病故,蜀王派力士们担土为其作巨冢,面积有好几亩,高达七丈。蜀王还亲自埋下墓碑,躺在坟前高声朗诵自己写的悼亡诗,曰《龙归之曲》,曰《臾邪歌》。其词今已不传,想来大约是“你死了不能再见,想起来好不伤心”一类的。

    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47年),秦惠王在陕西大搞选美活动,最终选出五个“陕西小姐”(估计有来自米脂的——那里盛产起义领袖和美女),跟蜀王说,你那个先是男人后是女人最终是死人的妃子没了,你一定经常在半夜因她而哭泣,我知道了心里也很难受,所以选了五个绝色嫁给你,以安慰你那华丽而忧郁的眼神。蜀王大喜,遂派五丁前去迎亲。及至梓潼,有大蛇入山穴,一个力士前去抓蛇尾,搞不定,所有力士都来帮忙,结果山崩,力士与美女全部洗白。

    蜀王闻讯后,为死难的美女们大掉眼泪,还建筑了一个“思妻台”,聊寄痛伤。对死去的力士,国家的栋梁,他却没有一点哀戚。

关键字: 内容标签:死于,好色,于人,为国,古蜀末帝死于 好色 于人 为国 古蜀末帝
下一篇:周恩来批示保住《五牛图》 当年曾被劫到海外(图)||上一篇:史海回眸:1938年,李克农智“接”张国焘(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