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蜀之为国,肇于人皇" 古蜀末帝死于好色?(3)

编辑:秋痕 来源:网易
 
以今天的眼光,五丁之遇难,几乎可以断定不是什么抓蛇导致山崩而死,极大的可能是遭遇秦人伏击。而对精锐尽丧的蜀国来说,倒霉才刚刚开始——很快内乱又起。早先,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这苴侯却与蜀国的宿敌巴国眉来眼去,进而交好。蜀王大怒,伐之。苴侯逃到秦国,眼泪汪汪地求救。有秦臣认为,伐蜀不如先伐楚,但名将司马错有不用意见,他说:“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惠王说:“赞!就这么干!你办事,我放心”。

    周慎王五年秋(公元前316年),秦将司马错、秦大夫张仪等率领大军,从之前五丁迎归石牛凿出的道路伐蜀。蜀王在广元拒之,大败而走,逃到绵竹,被秦军杀掉。太子及重要文官退到彭州,死于白鹿山。蜀开明氏遂亡。

    以历史的眼光看,末代常出昏君,自古皆然。那么,究竟是因为末代才生出昏君,还是昏君才导致末代?又或者,二者总是如蛆恋尸,如蚊嗜血,缠绕不止、至死方休?

    【主要参考书目】

    常璩著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

    刘向著缪文远校注《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

    严可均辑《全汉文》商务印书馆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罗泌著《路史》(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来源:《成都客》杂志

关键字: 内容标签:死于,好色,于人,为国,古蜀末帝死于 好色 于人 为国 古蜀末帝
下一篇:往事回眸:不该被遗忘的一战华工||上一篇:周恩来批示保住《五牛图》 当年曾被劫到海外(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