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了个神秘的地方
方老告诉记者,去的前一天晚上,他激动得睡不着,其他兵也很羡慕他。因为在军中,励志社是个高不可攀且神秘莫测的地方。部队训练的时候,曾路过励志社门口,就见着各式各样的轿车及衣冠楚楚的人群出入。他和其他的兵一样,都勾着脖子看里面宫殿一样的建筑,反正那时他是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自由出入这扇门。
励志社里的建筑,真像是宫殿一般吗?
民国建筑研究专家卢海鸣教授对励志社的建筑有过研究,他告诉记者,当年的励志社,就位于如今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院内。由著名建筑师关颂声、杨廷宝等先生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建的励志社,三幢大屋顶宫殿式建筑呈“品”字形分布,由西向东,分别是大礼堂、一号楼、三号楼,均坐北朝南。大礼堂建于1931年,高三层,平面为方形,可容五百人就座;一号楼和三号楼分别建于1929年和1930年,内部均呈中廊式布局,两边是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它们是当时接待贵宾住宿之处。从外面看上去,励志社的整体建筑确实如宫殿一般壮观,而且当时附近并没有多少高楼,因此看上去能给人特别震撼的感觉。如今,这些建筑保存非常完好。
励志社里的工作其实并不神秘
在励志社,方老每天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据方老回忆,报到的那一天,他认识了一个姓郭的老乡。方老和小郭都被分在宴会厅,工作就是负责宴会的招待。他们吃住就在励志社,工作人员有专门的宿舍,没宴会的日子就休息。方老刚去的那段时间比较忙,宴会比较多,一个星期总有两三次,名目很多。可是,没有宴会的日子,他们又做什么呢?
方老笑了起来,“背诵蒋介石颁布的十条戒律呀,比如戒贪财、戒嫖赌什么的。这是蒋介石定的。以前励志社招员工时,每个人都要背给蒋介石听,到招我们这一批时,蒋介石太忙了,没空听,我们就背给总干事黄仁霖听。黄仁霖要我们经常背诵,说没准哪一天,蒋介石会抽查。”
据南京晓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姚群民介绍,励志社的十条戒律就是指一戒贪财、二戒怕死、三戒招摇、四戒巴结、五戒偷懒、六戒嫖赌、七戒吸烟、八戒饮酒、九戒借钱、十戒说谎。这十戒确实如方老所说,是蒋介石在成立励志社时定下来的。
蒋介石曾在此设下“鸿门宴”
不久,方老就适应了那儿的工作。就是在这个觥筹交错的宴会厅里,方老见着了国民政府官场里许多趣事。方老至今还记得,有一次,蒋介石发请帖,邀请国民党元老、五院院长和各部部长、次长到励志社参加宴会,这些人兴冲冲来,却上了蒋介石一个大当。
《民国子午线》一书中曾记载,那些被邀请的人受宠若惊,全部到齐,一个不少,还有两位司长,因为次长外出,有幸前往代吃。席间,财政部长孔祥熙突然站起来,先发了通感慨,说国家需要用钱,但国库又不足,最后说:“请诸位自愿捐款,先从蒋委员长这里开始。”蒋介石摘下餐巾,连说:“义不容辞!”接过孔祥熙递上的钢笔和捐簿,大笔一挥,写了5000元。蒋介石的标准一定,在座的都傻了眼。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长叹一声:“唉,他们弄外快容易呀,可怜我是清水衙门,这回几个月得勒紧裤腰带啰!”
记者向方老求证书中的内容,方老说,情节基本上是这样的,尤其是吴稚晖的那句话,说得也差不离,因为他就站在吴稚晖身边!对往事已模糊的方老,为什么能清楚地记得吴稚晖的这句话呢?
励志社门卫为何对谁都礼貌
方老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在多年以后还能清晰地记得吴稚晖其人其话,是因为吴稚晖的形象,是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别的国民党要人个个都是衣冠楚楚,唯独他衣衫褴褛,活像一个叫花子。有一次,吴稚晖就是这样的装扮来励志社赴宴,被门卫拦下要把他轰走,蒋介石知道后差点办了那个门卫,也是吴稚晖没计较才算了。自此以后,励志社的门卫们再也不敢凭人穿着判断了,就算真有叫花子要饭到了门口,也都好声好气地问个清楚再打发掉。
这事后,方老特别注意到吴稚晖,对他的印象尤其深刻。
第一次集体婚礼新人都不笑
如今还健在的上了年纪的南京人可能还有印象,1935年南京举办了第一次集体婚礼,证婚人是当时的南京市长。
到励志社不久,方老就参加了这次集体婚礼的筹备工作。据方老回忆,当时一共有33对新人参加这个婚礼。婚礼当天,新郎身穿蓝袍黑马褂,新娘身披白色婚纱,手捧鲜花。在军乐队奏乐声中,他们进入大礼堂。在大礼堂里面,他们首先是对着孙中山的遗像三鞠躬,接着夫妻对拜,然后向证婚人鞠躬,最后证婚人致词。仪式结束后,新人们在广场上合影留念。由于很多人来看“西洋景”,新郎新娘很紧张,没一个笑的,都绷着脸。
关键字: 内容标签:蒋介石,宋美龄,机构,内廷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方老告诉记者,去的前一天晚上,他激动得睡不着,其他兵也很羡慕他。因为在军中,励志社是个高不可攀且神秘莫测的地方。部队训练的时候,曾路过励志社门口,就见着各式各样的轿车及衣冠楚楚的人群出入。他和其他的兵一样,都勾着脖子看里面宫殿一样的建筑,反正那时他是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自由出入这扇门。
励志社里的建筑,真像是宫殿一般吗?
民国建筑研究专家卢海鸣教授对励志社的建筑有过研究,他告诉记者,当年的励志社,就位于如今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院内。由著名建筑师关颂声、杨廷宝等先生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建的励志社,三幢大屋顶宫殿式建筑呈“品”字形分布,由西向东,分别是大礼堂、一号楼、三号楼,均坐北朝南。大礼堂建于1931年,高三层,平面为方形,可容五百人就座;一号楼和三号楼分别建于1929年和1930年,内部均呈中廊式布局,两边是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它们是当时接待贵宾住宿之处。从外面看上去,励志社的整体建筑确实如宫殿一般壮观,而且当时附近并没有多少高楼,因此看上去能给人特别震撼的感觉。如今,这些建筑保存非常完好。
励志社里的工作其实并不神秘
在励志社,方老每天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据方老回忆,报到的那一天,他认识了一个姓郭的老乡。方老和小郭都被分在宴会厅,工作就是负责宴会的招待。他们吃住就在励志社,工作人员有专门的宿舍,没宴会的日子就休息。方老刚去的那段时间比较忙,宴会比较多,一个星期总有两三次,名目很多。可是,没有宴会的日子,他们又做什么呢?
方老笑了起来,“背诵蒋介石颁布的十条戒律呀,比如戒贪财、戒嫖赌什么的。这是蒋介石定的。以前励志社招员工时,每个人都要背给蒋介石听,到招我们这一批时,蒋介石太忙了,没空听,我们就背给总干事黄仁霖听。黄仁霖要我们经常背诵,说没准哪一天,蒋介石会抽查。”
据南京晓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姚群民介绍,励志社的十条戒律就是指一戒贪财、二戒怕死、三戒招摇、四戒巴结、五戒偷懒、六戒嫖赌、七戒吸烟、八戒饮酒、九戒借钱、十戒说谎。这十戒确实如方老所说,是蒋介石在成立励志社时定下来的。
蒋介石曾在此设下“鸿门宴”
不久,方老就适应了那儿的工作。就是在这个觥筹交错的宴会厅里,方老见着了国民政府官场里许多趣事。方老至今还记得,有一次,蒋介石发请帖,邀请国民党元老、五院院长和各部部长、次长到励志社参加宴会,这些人兴冲冲来,却上了蒋介石一个大当。
《民国子午线》一书中曾记载,那些被邀请的人受宠若惊,全部到齐,一个不少,还有两位司长,因为次长外出,有幸前往代吃。席间,财政部长孔祥熙突然站起来,先发了通感慨,说国家需要用钱,但国库又不足,最后说:“请诸位自愿捐款,先从蒋委员长这里开始。”蒋介石摘下餐巾,连说:“义不容辞!”接过孔祥熙递上的钢笔和捐簿,大笔一挥,写了5000元。蒋介石的标准一定,在座的都傻了眼。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长叹一声:“唉,他们弄外快容易呀,可怜我是清水衙门,这回几个月得勒紧裤腰带啰!”
记者向方老求证书中的内容,方老说,情节基本上是这样的,尤其是吴稚晖的那句话,说得也差不离,因为他就站在吴稚晖身边!对往事已模糊的方老,为什么能清楚地记得吴稚晖的这句话呢?
励志社门卫为何对谁都礼貌
方老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在多年以后还能清晰地记得吴稚晖其人其话,是因为吴稚晖的形象,是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别的国民党要人个个都是衣冠楚楚,唯独他衣衫褴褛,活像一个叫花子。有一次,吴稚晖就是这样的装扮来励志社赴宴,被门卫拦下要把他轰走,蒋介石知道后差点办了那个门卫,也是吴稚晖没计较才算了。自此以后,励志社的门卫们再也不敢凭人穿着判断了,就算真有叫花子要饭到了门口,也都好声好气地问个清楚再打发掉。
这事后,方老特别注意到吴稚晖,对他的印象尤其深刻。
第一次集体婚礼新人都不笑
如今还健在的上了年纪的南京人可能还有印象,1935年南京举办了第一次集体婚礼,证婚人是当时的南京市长。
到励志社不久,方老就参加了这次集体婚礼的筹备工作。据方老回忆,当时一共有33对新人参加这个婚礼。婚礼当天,新郎身穿蓝袍黑马褂,新娘身披白色婚纱,手捧鲜花。在军乐队奏乐声中,他们进入大礼堂。在大礼堂里面,他们首先是对着孙中山的遗像三鞠躬,接着夫妻对拜,然后向证婚人鞠躬,最后证婚人致词。仪式结束后,新人们在广场上合影留念。由于很多人来看“西洋景”,新郎新娘很紧张,没一个笑的,都绷着脸。
关键字: 内容标签:蒋介石,宋美龄,机构,内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