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二战纳粹集中营大屠杀始自"帝国水晶之夜"(1)

编辑:秋痕 来源:环球时报
 

 
苏联红军解放时集中营里的幸存者。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欧洲最大的杀人魔窑。
 
    今年是被称为“帝国水晶之夜”的纳粹迫害犹太人事件发生70周年。1938年11月9日,在纳粹政权的煽动和唆使下,德国全境出现反犹浪潮,数千个犹太教堂遭破坏,大量犹太人机构和商店被捣毁,约400名犹太人遭杀害。“帝国水晶之夜”也成为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标志性事件。 

    暴力对待犹太人的借口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19世纪末的水平,国力逐渐衰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充分利用了德国人对相对富有的犹太人的仇视,利用了德国人历史上对犹太人持有的成见及作为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希特勒曾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的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

    起初,纳粹德国的反犹措施是对犹太人的抵制,要人们不在犹太人商店买东西,禁止犹太人当公务员、医生、法官,不许犹太人进入浴室、音乐厅和展览馆等。

    1935年9月15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宣布了新的法律。该法律规定犹太人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国家居民”,并严禁德国人与犹太人通婚,禁止犹太人家庭雇佣45岁以下的德国妇女,甚至不许犹太人使用德国国旗和象征德国的颜色。1938年10月28日,1.7万名犹太人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在午夜被纳粹驱逐出境。在强迫出境的犹太人中,有一个波兰犹太裁缝也被装入闷罐车中押送到波兰。此人在法国的17岁儿子赫舍尔·格林斯潘接到家里的来信后,向德国驻法国大使馆三等秘书冯·拉特求助,但后者没有要帮忙的意思。1938年11月7日,格林斯潘开枪打中了冯·拉特。9日,冯·拉特因伤势过重而死。这一突发事件成了纳粹党徒灭绝犹太人的借口。


关键字: 内容标签:纳粹,帝国,大屠杀,之夜,集中营,水晶
下一篇:张爱萍将军与日俘森垣嘉一的传奇友情||上一篇:新中国第一代女火车司机和李索夫段长(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