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史海回眸:1910年至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1)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日报
 

 
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的一个实验室中化验。
 

 
抬埋队在傅家甸收集尸体。
 

 
1911年1月,哈尔滨公共坟场的尸体焚烧了3天。
 

 
傅家甸里消毒车准备出发。
 
    1910年10月至1911年3月,清王朝最后一个冬季,异常寒冷。就在这个冬天,6万条生命被一场数百年不遇的大鼠疫吞噬了。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疫,大厦将倾的清政府,既无主张,也无能力应对。清廷的无能,却给了中国最早一批接触现代科学的知识分子一片天空。他们用自己的果敢和才干支撑危局,挽救了亿万同胞的生命,也使世界为之一震。

    近百年后,当我们重新翻开这段尘封的历史时,以伍连德博士为首的医务人员,面对大疫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仍令人动容……

    两名从俄境逃回的矿工,暴毙边陲小店;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瘟疫,正随着南来的火车席卷整个东北

     1910年10月21日,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二道街张姓木铺。两名伐木工,风尘仆仆而来。

    木铺做的是木材生意,经常接待往来于中俄边境的木材商人和伐木工。但这二人却有些不同,他们面无血色、神色慌张,似乎在躲避着什么。店老板旁敲侧击地盘问了几句才知道,原来他们俩是从130里外的俄国大乌拉尔站来的。半个月前,大乌拉尔的工棚里,7名中国伐木工人暴毙。俄国人大惊失色,不但焚烧了工棚和工人们的衣服行李,还把其余的工人都赶回了中国境内。

    自从1896年朝廷允许俄国以“借地筑路”为名修建中东铁路,中国人就没少受“老毛子”的气。这回居然又烧工棚,又撵人,真是把人欺负到家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鼠疫,回眸,史海,年至
下一篇:揭秘湖南历史上的华南虎灾:56年前人虎大战(4)||上一篇:史海回眸:1910年至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4)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