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上一直都是人才辈出。上至帝王将相,王子诸侯,下至普通劳动者,很多人都对后世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些名字人们都耳熟能详,但他们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随着这次对南京人的追寻之旅,让我们重新触摸那段历史,最大限度还原曾经辉煌过的他们。
最不该被遗忘的南京第一人是谁

孙权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告诉记者,对南京有影响的人物有很多,但是有一个人的价值却被远远低估了。这个人是谁呢?
胡教授说,他就是南京开都第一人——孙权。人们提起孙权,大多只会联想到他的戎马生涯,胡教授介绍说,其实孙权对南京的贡献非常大,他奠定了南京开都的格局,给南京带来繁荣。据史料记载,孙权在建都南京后,对南京开始进行整治。他在江乘、溧水、湖熟等县设典农都尉管理农业,在句容至云阳(今丹阳市)开凿一条名为“破冈渎”的运河,沟通了秦淮河与太湖流域的往来。在建业城西南开运渎,又凿东渠(青溪),开潮沟,并使秦淮河两岸成为商业繁荣地区。孙吴宫中有上千名从事丝织的宫女,这是南京丝织业的开端。
但孙权死后却逐渐被南京人遗忘,从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教授说:“按理说,皇帝死后所安葬的地方都必须称作陵,但孙权的陵寝如今却被叫做孙权墓,而墓只是对普通人坟墓的统称,这对一代大帝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孙权的陵寝在如今的梅花山,历史上曾被叫做“蒋陵”“孙陵岗”“吴王坟”,如今叫做孙权墓。为何孙权在南京的事迹会被人们特别是南京人渐渐遗忘?也许是南京后起的帝王太多,将他的功绩掩盖了,也或许仅仅因为钟山上的皇陵太多,叫孙权墓更顺口方便。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原因。
南京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是谁创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连小朋友都知道,里面讲到了东晋时期一位著名大臣:王导。人们大多只知道他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可他另外的历史贡献却鲜为人知。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李济沧博士告诉记者,南京历史上出现过一个以和为贵的时期,其大力提倡者就是王导。
李博士说,王导作出了对后世南京非常有影响的决策。在辅助司马睿(晋元帝)时,他积极提倡一种“清静政策”,即对南方士族和平民采取极为宽容的管理方式。这不仅使得南京再次定都成功,并且给南京以后的历朝历代建都打下扎实的基础。王导这种政策的明显特点之一就是法制宽松,谁犯了什么小错误都可以不追究,有“网漏吞舟”之说。
当时王导和迁移到南京的北方士族们还带来了一种“乡论主义”——贵族官僚起家做官,首先要依靠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在家乡(当时叫乡里)获得人们的好评,这就是“乡论”。王导团结了大批南方的土著豪族,最终使得东晋王朝在南方站稳脚跟,统治了100多年。王导的这一政治姿态和方针为东晋南朝的政治家们所继承,开创了一个与北方对峙近300年的局面。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了个性突出的贵族文化,为后来的隋唐盛世打下了扎实的根基。而且,后来南朝佛教之所以盛行,与王导的“清静”思想也有着很大联系。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济公,南京人,南京,原型,不同寻常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最不该被遗忘的南京第一人是谁

孙权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告诉记者,对南京有影响的人物有很多,但是有一个人的价值却被远远低估了。这个人是谁呢?
胡教授说,他就是南京开都第一人——孙权。人们提起孙权,大多只会联想到他的戎马生涯,胡教授介绍说,其实孙权对南京的贡献非常大,他奠定了南京开都的格局,给南京带来繁荣。据史料记载,孙权在建都南京后,对南京开始进行整治。他在江乘、溧水、湖熟等县设典农都尉管理农业,在句容至云阳(今丹阳市)开凿一条名为“破冈渎”的运河,沟通了秦淮河与太湖流域的往来。在建业城西南开运渎,又凿东渠(青溪),开潮沟,并使秦淮河两岸成为商业繁荣地区。孙吴宫中有上千名从事丝织的宫女,这是南京丝织业的开端。
但孙权死后却逐渐被南京人遗忘,从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教授说:“按理说,皇帝死后所安葬的地方都必须称作陵,但孙权的陵寝如今却被叫做孙权墓,而墓只是对普通人坟墓的统称,这对一代大帝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孙权的陵寝在如今的梅花山,历史上曾被叫做“蒋陵”“孙陵岗”“吴王坟”,如今叫做孙权墓。为何孙权在南京的事迹会被人们特别是南京人渐渐遗忘?也许是南京后起的帝王太多,将他的功绩掩盖了,也或许仅仅因为钟山上的皇陵太多,叫孙权墓更顺口方便。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原因。
南京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是谁创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连小朋友都知道,里面讲到了东晋时期一位著名大臣:王导。人们大多只知道他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可他另外的历史贡献却鲜为人知。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李济沧博士告诉记者,南京历史上出现过一个以和为贵的时期,其大力提倡者就是王导。
李博士说,王导作出了对后世南京非常有影响的决策。在辅助司马睿(晋元帝)时,他积极提倡一种“清静政策”,即对南方士族和平民采取极为宽容的管理方式。这不仅使得南京再次定都成功,并且给南京以后的历朝历代建都打下扎实的基础。王导这种政策的明显特点之一就是法制宽松,谁犯了什么小错误都可以不追究,有“网漏吞舟”之说。
当时王导和迁移到南京的北方士族们还带来了一种“乡论主义”——贵族官僚起家做官,首先要依靠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在家乡(当时叫乡里)获得人们的好评,这就是“乡论”。王导团结了大批南方的土著豪族,最终使得东晋王朝在南方站稳脚跟,统治了100多年。王导的这一政治姿态和方针为东晋南朝的政治家们所继承,开创了一个与北方对峙近300年的局面。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了个性突出的贵族文化,为后来的隋唐盛世打下了扎实的根基。而且,后来南朝佛教之所以盛行,与王导的“清静”思想也有着很大联系。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济公,南京人,南京,原型,不同寻常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