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当毛主席的大警卫员" 杨成武在总参谋部的岁月(3)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网
 
大搞阅兵壮军威,为我军大型阅兵活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9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世纪大阅兵,极大地振奋了国威、军威。对于搞阅兵,杨成武有他独到的见解,他曾深刻地指出:“军队、军队,是军都有队,都讲究队列、队形。古代讲阵法,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诸葛亮熟知八卦阵,那种‘阵’实际上就是队形、队列的变化。孙子练兵也很重视‘阵队’。即使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也还是讲究‘队形’的。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动作、我们的队列,把20多年浴血奋战中养成的优良作风、英雄气概、崇高品质,有形地展示出来,告诉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这就是毛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的英雄队伍。搞阅兵,其意义也就在这里。”他经常教育参阅部队:阅兵虽然不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那样紧张、激烈,但作为几百万解放军的代表,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以振奋民族精神,同样也是很不容易的。只有靠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认真严格的队列训练,准确无误的指挥调度,才能保证阅兵仪式达到预期效果。 
    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到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杨成武先后9次担任国庆阅兵的主要或重要指挥员,参与了历次阅兵的组织协调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活动,他就直接参加了9次,其中6次是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难得的是,杨成武还以创新精神探索总结了我军阅兵的独有经验。 
    1933年8月1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首都——瑞金举行了盛大阅兵典礼,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6周年,这是杨成武第一次参与组织阅兵仪式。“那时,搞阅兵主要是集合站队。”杨成武后来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搞国庆阅兵,无论是标准规模,还是方式方法都不可同日而语。杨成武为此付出了大量艰苦的劳动,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他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有关资料,虚心向曾留学海外的我军高级将领、苏联军事专家和原国民党将领请教,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在此基础上,他组织有关人员起草了我军第一个《阅兵典礼方案》,从受阅部队的选调和编组、训练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到阅兵程序的设置、阅兵礼乐的选择以及检阅式、分列式的实施细则等内容都做了详细规定,为开展阅兵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在长期组织重大阅兵活动的军事实践中,他既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又注重从理论上总结升华,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阅兵规范,其主体内容一直沿用至今,从而对我军大型阅兵活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杨成武9次参与组织国庆阅兵,这在我军和其他各国阅兵史上都是少有的,他在世界阅兵领域享有盛誉。他所训练和指挥的阅兵式,多次受到原苏联和美国军事专家的称赞,不仅为人民解放军争了光,也为中国人民争了光。在他的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下,历次国庆阅兵都搞得很成功,多次受到党中央、毛泽东的赞扬。他匠心独运,不断完善,创造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威武雄壮、庄重气派的阅兵仪式,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一名美国西点军校的队列教官钦佩地说:“中国的阅兵分列式是世界一流的,我们不知道它的指挥官杨成武将军,是用什么办法把成千上万的士兵训练得如此整齐划一、规范标准,确实非常不容易,我们是望尘莫及。” 
  “当毛主席的大警卫员,是我的职责!”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是他第二次访问苏联。经周恩来点将,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参与组织领导了毛泽东出访的警卫工作,“成为毛主席的大警卫员”。 
    杨成武能够担此重任,是因为他成功组织了毛泽东首次苏联之行的警卫工作。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新中国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苏联的支持和帮助。1949年12月,为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决中苏双方有关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争取经济技术援助,并参加斯大林70寿辰庆祝大会,毛泽东决定应邀出访苏联。当时,全国还没有彻底解放,潜伏在大陆的大量国民党特务,一直伺机搞破坏,并专门制定了颠覆毛泽东专列的详细计划。根据安排,杨成武负责从丰台铁路枢纽经天津至山海关沿途的警卫任务,受命后,他精心挑选警卫人员,周密制定警卫计划以及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并亲自乘专列沿途护送。专列经过天津站时,警卫部队报告,在路基上发现一枚手榴弹,已处理完毕。杨成武仍不放心,与公安部长罗瑞卿立即下车,反复进行认真检查。此后每停靠一站,他都要亲自听取警卫部队汇报情况,认真查处疑点,调整完善警卫保障计划,确保警卫工作万无一失,保证了毛泽东出访的安全与顺利。事后,周恩来专门点名表扬了杨成武,他则谦虚地说:“当毛主席的大警卫员,是我的职责!”

关键字: 内容标签:警卫员,总参谋部,毛主席,岁月,杨成武
下一篇:诸葛亮、陶渊明、朱熹、苏东坡,是怎么读书的?||上一篇:"当毛主席的大警卫员" 杨成武在总参谋部的岁月(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