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万历罪状之八:“不容人言”(3)

编辑:秋痕 来源:凤凰历史专稿
 
这是万历29年之前的,再如之后的,前面引过的“至三十六年,七公主下嫁,宣索至数十万。世卿引故事力争,诏减三之一。世卿复言:‘陛下大婚止七万,长公主下嫁止十二万,乞陛下再裁损,一仿长公主例。’帝不得已从之。福王新出府第,设崇文税店,争民利,世卿亦谏阻。”
    再比如阎崇年自己也提到过的万历三十四年云南事变,指挥贺世勋、韩光大等人率领一万多人焚烧当地矿税太监杨荣住所,杀死杨荣后焚尸,并且连带杀死了杨荣党羽一百多人,我们先不去争论杨荣与当地官员谁是谁非。单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对任何一个政权,其性质都属于非法暴乱了,没有经过中央政府的许可就用暴力手段处死派遣到的当地的人员,还大量杀伤人命,无论理由是什么,这都是不被允许的。如樊树志教授所说,“神宗闻讯后怒气冲冲,竟至绝食数天”,照神宗自己的意思,对这样性质的事件,是应该从重处理的。最后对这个事情的处理如何呢,明史中的记载是“帝为不食者数日,欲逮问守土官。大学士沈鲤揭争,且密属太监陈矩剖示。帝乃止诛世勋等”[⑩]这同样是在大臣力争之后,万历不得不屈服的例子。
    从这些事实来看,阎教授所说的“自从惩治张居正后,内阁大臣,多为萎缩——‘票拟’多被‘留中’,‘封驳’则多不敢为”,也是严重不符事实的。事实上,惩治张居正也就是万历十一年的事情,无须列举其他例子,仅仅是阎教授自己举出的万历二十九年年沈一贯封驳万历的事情,就足以说明他的错误了。
    至于说“有句话叫作‘奴婢以伺喜怒为贤,师友以规过失为贤’,因为万历皇帝喜欢的是只会顺情说好话的奴才,久而久之,奸佞小人就围在他身边,特别是宦官。”不论宦官的话,这些话似乎更适合于形容清朝的皇帝,而宦官在清朝不显眼,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所有的文官大臣本身都已经沦为宦官一样的奴才了,虽然生理上没有阉割,但精神上却阉割了。至于象明代万历时期那样,言官群起对万历抨击乃至谩骂,甚至以攻击皇帝为荣耀的现象,在清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孟森说过清朝一件事情来和明朝的皇帝做对比,“清嘉庆初,编修洪亮吉上书请代奏,亦视朝稍晏等语,严旨立斩,临刑改戍伊犁,遂亦称盛德,视此又何如也!”[11]虽然他是拿嘉庆和建文帝向批评他的大臣道歉做对比,但和万历对比也能说明问题。事实上嘉庆在满清并不算最残暴的一个皇帝,所以还有人敢提一点意见。但已经是如此。
    这里可以介绍乾隆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清代文字狱纪略》[12]中,有一个案子是尹会一为其父尹嘉铨请谥,并请从祀文庙,本意是效忠献媚顺便显示孝心之举,结果乾隆朱批道“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这当然还只是表面的理由,他的罪状中还有一条就是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而乾隆也自称过古稀,“与御制古稀相契”[13]。最后结果是尹嘉铨被绞死,这在清代文字狱中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
    还有个例子是纪晓岚在乾隆南巡时见其劳民伤财,进行劝阻。结果乾隆怎么说?他是勃然震怒:“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14]
  在清朝皇帝眼里,纪晓岚这样的,和倡优等同,对照一下明代正德皇帝万历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被文官挑错甚至攻击被丑化的准备,可见情形的不同了。 
 




[①] 《明史.列传第一百八》
[②]蔡明伦《论明万历中后期言官对神宗的批判》《史学月刊》2006.4
[③] 同上
[④]于慎行 《谷山笔麈》卷三八 
[⑤]《明史》卷231《列传第一百十九》
[⑥] 同①
[⑦]王家屏《王文端公奏疏》卷4《封还御制申救言官揭》转引自樊树志《晚明史》第500页
[⑧] 樊树志《晚明史》第500页
[⑨]《万历邸抄》万历二十年壬辰卷,三月,大学士王家屏封还内降寻罢条,转引自《晚明史》第502页
[⑩]《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宦官二》
[11]孟森 《明史讲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第81页
[12]见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中国书店出版 1999年1月第一版
[13]《清代禁书总述》第64到65页
[14]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34,

关键字: 内容标签:罪状,万历,不容,人言
下一篇:万历罪状之九:“消极怠政”(1)||上一篇:万历罪状之九:“消极怠政”(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