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还是“禁书”

编辑:汀滢 来源:千龙网
 

【编者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三十年过去了。回顾和总结30年来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从9月底开始至12月,本网将全面推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系列评论。 
  一沙一世界,细节即观点。30年来,发生了无数的故事。浩如烟海的报章文字,记载了无数的细节,史海钩沉,为发掘出有趣的故事,提炼出有趣的文章,本网9月25日起推出《钩沉》这一系列文章,今天刊登第一篇《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还是“禁书” 》。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内部书要按级别分配,某些书“限省军级”,某些书“限地师级”,似乎级别越高,保险系数越大,而真正需要它们的研究机关和研究工作者,却常常望书兴叹!这些要“保险”的书,成了政治待遇。 

  1978年的中国,像《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这样的工具书都还是“禁书”,只在内部发行,结果广大读者很有意见。那时的现在学习气氛已经很浓厚了,为了买本书都要四处奔走,借书无路,买书无门。许多有价值的书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许多明明可以公开发行的书,却要内部发行。科技书最为突出,占的比例相当大。许多在国外早已公开发行的书,也还要保密。关于内部发行书的范围,过去是有规定的。但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禁锢人们的思想,以致出现了“有章不循”的混乱状态,许多不应作内部发行的书也内部发行。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版发行部门有些同志思想仍不解放,心有余悸,往往以“不成熟”、“拿不准”等理由,将许多可以公开发行的书,仍作内部发行。 

  有些经典著作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等没有公开发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讲座》出书后,也列为内部发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报上早已宣传,并指出是“二十世纪科技方面的学术巨著之一”,国外早已公开发行,我国出版的译本仍将它列为内部书籍。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一类的书,如《国外科学》、《国外期刊资料目录》、《国外公害概况》、《环境污染分析译文集》、《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等等,外面一概买不到。就连我国自己编写的一般常用科技书、工具书,也列为内部发行。如《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常用机械零件》、《综合机械化采煤知识》、《防治感冒及气管炎中草药手册》以及文艺、历史、地理著作等等。 

  1978年10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登文呼吁,希望有关单位对内部发行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进行一次清理,对不应作为内部发行的图书,改为公开发行,使图书与更多的读者见面,使更多的“内部书”突破框框,解放出来。 

  “书荒”现象严重,不利于当时的中国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周逸峰) 


关键字: 内容标签:禁书,汉语词典
下一篇: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斗争:惊动李克农将军的特务案(3)||上一篇: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斗争:惊动李克农将军的特务案(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