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丰年
北洋军阀时代恐怕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乱世。希奇古怪,乌烟瘴气。不过,乱世未必就不出佳人(“佳人”一词有时亦可包括男性,“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即为一例)。我最感兴趣的民国时代“乱世佳人”,冯玉祥是一位。他的自传《我的生活》,他的日记,他揭露曾义结金兰的把兄弟的《我所知的蒋介石》,我都细读过,还读过一些记西北军的书和资料。最近,我又翻出《我的生活》来重读一遍,又有不少新的感慨。我忍不住要做一次文抄公,把书中一大段文字,稍加删节,介绍给对民国史有兴趣的朋友。
此文中说的是1920年间事。冯玉祥当时是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当年的一件大事是直系与皖系军阀火并,皖系败了。直系头子曹锟、吴佩孚勾结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权。冯带的这支军队驻扎河南信阳,几个月领不到军饷,弄到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以下就听他的自述——
“……是什么缘故呢?原来,皖系兵败,直系取而代之,即忙着扩充自己的势力。吴佩孚一下子就扩充了六个师的人。招亲兵,办军械,国家财政罗掘净尽。总统徐世昌成了一个光杆儿傀儡,什么家也不能当。总理兼代陆军部长靳云鹏,本是段祺瑞亲信,此时已投降直系。他到处搜刮,供给直派扩张势力,因此凡所谓中央直辖的军队,中央已一概不管,听它自生自灭。
“处此艰难窘困之境,我实在再无办法可想。一天有人告诉我一个消息,那天晚间经过信阳的火车中有铁路收入的三十万元解送北京。我想,好了,中央既然不管我们,我们难道眼睁睁地饿死?与其给他们吃得脑满肠肥,何不截留些下来为我们官兵填填饿瘪的肚子。便打一电报给中央,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了。大总统没回电,然路款毕竟截下十万。
“我决定到保定见曹锟。
“到了保定,曹请我们在巡阅使官署吃饭。同席的有吴佩孚、何丰林等。何是前江苏督军李纯的参谋长。李新近死去。因其过于突然,有种种传说。
“正吃着饭,吴佩孚声色俱厉地问何丰林:‘李督军到底是怎么死的?你一定知道。’何答:‘也不大清楚,只知道确是自杀的。’吴追问:‘为什么缘故自杀?’何说不知道。
“吴即沉下脸,瞪出两颗眼珠说:‘我要在书上写一笔:某年、月、日,齐燮元杀其长官李纯于南京,其参谋长何某预谋其事。(辛注:李死后,齐继任,何就是齐派来的代表。当时也有一种传说:李是齐毒死的。)
“何红着脸说:‘那不行,那我当不起。副使的话说的太重了!’
“吴说:‘怎么不可以,我这是春秋笔法。我一定要这样写。’
“曹锟连忙解围道:‘吃菜!吃菜!’
“保定数日饷项的事毫无结果。我马上又到北京。先谒见徐总统,挂了号。早上四点钟见面。我打着灯笼到总统府。他已经在那儿。徐虽在总统府做泥菩萨,什么事也做不了主,但‘早朝宴罢’的规矩是真有的。我两次见他都是如此。谈了几句,我就提到了军队领不到饷这事。我说:‘现在国家行的恐怕是兵变政策。这个政策是真的快成功了。但百姓可也不能活了!’徐总统听了,愕然,问我什么意思。我说:‘许多军队,中央都不发饷,饿得无法维持,只有兵变。兵变,中央即可将这部队一笔勾掉,这些军队就都可以消灭了。将领们想,总统的政策成功之日,即是他们被杀处罪之日。百姓们也想,总统的政策达到之时,即是他们妻离子散破家荡产之时。总统今日是坐在一大堆干柴上面,洋油也倒好也,只要一点燃,就是满天大火,那时大家都同归于尽!’
“他很是动容,沉吟了半晌才说:‘竟是这样的情形么?’我说:‘实际上比这还厉害,总统不知道,简直是在油锅里呢!’他深长地叹息道:‘我在北京住惯了,倒不大感觉到这样的危险。’
“总统装呆装傻,任我怎么说也不生气。对发饷的事始终不说一句确切的话。
“我又去找总理兼代理陆军部长。他在家里会见我。我先被引到一个客厅里,满屋摆的古董。停一会儿又引我到第二个客厅,也是古瓷古玩琳琅满目。又到第三个,仍是看不完的古董。也不知他家有多少客厅,更不知他搜罗了多少古董。
“好容易他才出来了,眼斜嘴歪的样儿很是猥琐。我谈了几句即说要饷的事。他装没听见,笑着说:‘我打算明天请你吃饭。’我说:‘总理,弟兄们都吃不上饭了呢!’他说:‘是呀!我们找个清静的小馆儿大家叙一叙。’我想他的意思就是:我什么事也不能做主,你去找保定、洛阳交涉吧。(注:指驻保之曹锟、驻洛之吴佩孚。)
“第二天他果然请我,但他自己回避了,派了个后来当财政总长的潘复代表。到席二十多人。叫来二十多个妓女。妓女们拥到潘复跟前,有的叭哒叭哒连着打他耳光,有的躺在他怀里,叫他喊妈,他即喊妈,叫他喊娘,他即喊娘。
“我看在眼里,心里骂:‘什么混账王八蛋的玩意儿!’招呼也没打,我就起身走了。
“在北京数日,毫无头绪。可是,当时也是旅长的张宗昌却把饷领到了手。(注,此人乃有名的“三不知”:不知自己有多少兵、多少小老婆、多少子女。)我的副官长小宋告诉我,人家领饷是这样的,十万元的领票实际只领四万。咱们要照单全领,所以一文也领不出来了。我问:‘那六万做什么呢?’‘那就算敬仪了。’
“沉吟半晌,我说,‘我们总不能等着饿死,你去一趟,我们也那么办。’小宋去了一整天,回来非常高兴。有门路了。十万领票,可实领七万。但到晚间去领,忽又变了卦,因为听说我们是第十六混成旅。不肯发,还说:‘回头你们旅长打一个通电,宣布我们如何如何,我们怎么办!你们是一批革命狗,说咬就咬起来了。’于是这几成饷又成泡影。……此时,我们部队在饥饿线上徘徊着,官兵每日两餐,只用盐水佐食杂粉与粗粝。他们虽无怨言,但我心里的痛苦为如何!我曾愤然辞职,终以全旅官兵的挽留,中山先生来书的勉励,仍不能不勉强肩起重任,在困苦中继续挣扎奋斗。”
假如自己“生命的余剩”(莎菲女士语)还允许我编一本《史中妙文抄》的话,此文和他后来痛斥“老狗吴稚晖”的那篇通电也许都可入选吧。人们读此文,大约会联想到《官场现形记》。冯氏虽是大老粗,却惊人地好学,《书经》《易经》都读过。小说书肯定也看过不少。但他这篇文字中的愤世之情,和南亭亭长一流人的冷嘲截然有异。我绝不怀疑这是历史的实录。其实,当年他还阅世未深。即便《我的生活》,也才写到1928年便戛然而止。“中原大战”“张垣抗日”等重头节目还在后头。前者是他一生中大大的败笔,后者自然是新生命的开始。人们何曾想到,在人民新世纪即将破晓前,突如其来的一场火难,竟结束了他那烈火也似的一生。也便害得我们读不到他的全传。1930年以后的历史重大事件中,冯氏的个人心曲,人们也便无缘得见第一手资料了。
我们需要历史。我为历史感到遗憾!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上京,冯玉祥,讨饷记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北洋军阀时代恐怕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乱世。希奇古怪,乌烟瘴气。不过,乱世未必就不出佳人(“佳人”一词有时亦可包括男性,“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即为一例)。我最感兴趣的民国时代“乱世佳人”,冯玉祥是一位。他的自传《我的生活》,他的日记,他揭露曾义结金兰的把兄弟的《我所知的蒋介石》,我都细读过,还读过一些记西北军的书和资料。最近,我又翻出《我的生活》来重读一遍,又有不少新的感慨。我忍不住要做一次文抄公,把书中一大段文字,稍加删节,介绍给对民国史有兴趣的朋友。
此文中说的是1920年间事。冯玉祥当时是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当年的一件大事是直系与皖系军阀火并,皖系败了。直系头子曹锟、吴佩孚勾结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权。冯带的这支军队驻扎河南信阳,几个月领不到军饷,弄到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以下就听他的自述——
“……是什么缘故呢?原来,皖系兵败,直系取而代之,即忙着扩充自己的势力。吴佩孚一下子就扩充了六个师的人。招亲兵,办军械,国家财政罗掘净尽。总统徐世昌成了一个光杆儿傀儡,什么家也不能当。总理兼代陆军部长靳云鹏,本是段祺瑞亲信,此时已投降直系。他到处搜刮,供给直派扩张势力,因此凡所谓中央直辖的军队,中央已一概不管,听它自生自灭。
“处此艰难窘困之境,我实在再无办法可想。一天有人告诉我一个消息,那天晚间经过信阳的火车中有铁路收入的三十万元解送北京。我想,好了,中央既然不管我们,我们难道眼睁睁地饿死?与其给他们吃得脑满肠肥,何不截留些下来为我们官兵填填饿瘪的肚子。便打一电报给中央,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了。大总统没回电,然路款毕竟截下十万。
“我决定到保定见曹锟。
“到了保定,曹请我们在巡阅使官署吃饭。同席的有吴佩孚、何丰林等。何是前江苏督军李纯的参谋长。李新近死去。因其过于突然,有种种传说。
“正吃着饭,吴佩孚声色俱厉地问何丰林:‘李督军到底是怎么死的?你一定知道。’何答:‘也不大清楚,只知道确是自杀的。’吴追问:‘为什么缘故自杀?’何说不知道。
“吴即沉下脸,瞪出两颗眼珠说:‘我要在书上写一笔:某年、月、日,齐燮元杀其长官李纯于南京,其参谋长何某预谋其事。(辛注:李死后,齐继任,何就是齐派来的代表。当时也有一种传说:李是齐毒死的。)
“何红着脸说:‘那不行,那我当不起。副使的话说的太重了!’
“吴说:‘怎么不可以,我这是春秋笔法。我一定要这样写。’
“曹锟连忙解围道:‘吃菜!吃菜!’
“保定数日饷项的事毫无结果。我马上又到北京。先谒见徐总统,挂了号。早上四点钟见面。我打着灯笼到总统府。他已经在那儿。徐虽在总统府做泥菩萨,什么事也做不了主,但‘早朝宴罢’的规矩是真有的。我两次见他都是如此。谈了几句,我就提到了军队领不到饷这事。我说:‘现在国家行的恐怕是兵变政策。这个政策是真的快成功了。但百姓可也不能活了!’徐总统听了,愕然,问我什么意思。我说:‘许多军队,中央都不发饷,饿得无法维持,只有兵变。兵变,中央即可将这部队一笔勾掉,这些军队就都可以消灭了。将领们想,总统的政策成功之日,即是他们被杀处罪之日。百姓们也想,总统的政策达到之时,即是他们妻离子散破家荡产之时。总统今日是坐在一大堆干柴上面,洋油也倒好也,只要一点燃,就是满天大火,那时大家都同归于尽!’
“他很是动容,沉吟了半晌才说:‘竟是这样的情形么?’我说:‘实际上比这还厉害,总统不知道,简直是在油锅里呢!’他深长地叹息道:‘我在北京住惯了,倒不大感觉到这样的危险。’
“总统装呆装傻,任我怎么说也不生气。对发饷的事始终不说一句确切的话。
“我又去找总理兼代理陆军部长。他在家里会见我。我先被引到一个客厅里,满屋摆的古董。停一会儿又引我到第二个客厅,也是古瓷古玩琳琅满目。又到第三个,仍是看不完的古董。也不知他家有多少客厅,更不知他搜罗了多少古董。
“好容易他才出来了,眼斜嘴歪的样儿很是猥琐。我谈了几句即说要饷的事。他装没听见,笑着说:‘我打算明天请你吃饭。’我说:‘总理,弟兄们都吃不上饭了呢!’他说:‘是呀!我们找个清静的小馆儿大家叙一叙。’我想他的意思就是:我什么事也不能做主,你去找保定、洛阳交涉吧。(注:指驻保之曹锟、驻洛之吴佩孚。)
“第二天他果然请我,但他自己回避了,派了个后来当财政总长的潘复代表。到席二十多人。叫来二十多个妓女。妓女们拥到潘复跟前,有的叭哒叭哒连着打他耳光,有的躺在他怀里,叫他喊妈,他即喊妈,叫他喊娘,他即喊娘。
“我看在眼里,心里骂:‘什么混账王八蛋的玩意儿!’招呼也没打,我就起身走了。
“在北京数日,毫无头绪。可是,当时也是旅长的张宗昌却把饷领到了手。(注,此人乃有名的“三不知”:不知自己有多少兵、多少小老婆、多少子女。)我的副官长小宋告诉我,人家领饷是这样的,十万元的领票实际只领四万。咱们要照单全领,所以一文也领不出来了。我问:‘那六万做什么呢?’‘那就算敬仪了。’
“沉吟半晌,我说,‘我们总不能等着饿死,你去一趟,我们也那么办。’小宋去了一整天,回来非常高兴。有门路了。十万领票,可实领七万。但到晚间去领,忽又变了卦,因为听说我们是第十六混成旅。不肯发,还说:‘回头你们旅长打一个通电,宣布我们如何如何,我们怎么办!你们是一批革命狗,说咬就咬起来了。’于是这几成饷又成泡影。……此时,我们部队在饥饿线上徘徊着,官兵每日两餐,只用盐水佐食杂粉与粗粝。他们虽无怨言,但我心里的痛苦为如何!我曾愤然辞职,终以全旅官兵的挽留,中山先生来书的勉励,仍不能不勉强肩起重任,在困苦中继续挣扎奋斗。”
假如自己“生命的余剩”(莎菲女士语)还允许我编一本《史中妙文抄》的话,此文和他后来痛斥“老狗吴稚晖”的那篇通电也许都可入选吧。人们读此文,大约会联想到《官场现形记》。冯氏虽是大老粗,却惊人地好学,《书经》《易经》都读过。小说书肯定也看过不少。但他这篇文字中的愤世之情,和南亭亭长一流人的冷嘲截然有异。我绝不怀疑这是历史的实录。其实,当年他还阅世未深。即便《我的生活》,也才写到1928年便戛然而止。“中原大战”“张垣抗日”等重头节目还在后头。前者是他一生中大大的败笔,后者自然是新生命的开始。人们何曾想到,在人民新世纪即将破晓前,突如其来的一场火难,竟结束了他那烈火也似的一生。也便害得我们读不到他的全传。1930年以后的历史重大事件中,冯氏的个人心曲,人们也便无缘得见第一手资料了。
我们需要历史。我为历史感到遗憾!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上京,冯玉祥,讨饷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黄炎培在南市的旧居||上一篇:彭雪枫对毛泽东拍桌子:有山头 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