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建国初中共党内高层权力斗争:东北王拒绝进京(2)

编辑:秋痕 来源:书摘
 

秘书见状,不敢打扰,悄悄退了出去。

“中央为什么要调我进京呢……莫不是调虎离山吧?进京,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和我在东北相比,进京任职有没有意思呢?……”高岗支着脑袋,苦苦思索开来。

在此之前,他也曾有所耳闻,中央有意调各中央局的负责人到北京工作。为这件事,刘少奇还找他个别交谈过,征询过他的意见,但他始终没有放在心上。他的分析是,其他中央局有可能,但东北局不会;或者只要东北局坚持不调,中央也不会催促,不会一意孤行,因为东北特殊。建国快3年了,我高岗不就名义上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实际上在东北局主事么?东北太重要了,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在东北,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靠东北,抗美援朝的后方保障依赖东北。中国恢复和发展经济靠苏联支持,苏联最重视和投入人力物力资金最多最大的是东北。东北是谁,东北是我高岗。高岗是谁,高岗是那个受到斯大林器重,被斯大林拍过肩膀的人,是那个和苏联方面关系密切的人。东北离不开我高岗,万万离不开。东北,舍我其谁?

关于中央调几位中央局书记进京任职的背景,需要交代几句。建国之初,战争状态尚未完全彻底结束,中央的领导班子还是相当精干的。考虑到从1953年起,全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加强集中统一的领导,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机关必须加强,这就要调入到中央工作。1952年6月20日,主管党的工作的刘少奇致电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要他了解苏共中央机构的组成情况,以便参照和借鉴苏共中央的经验,来建立党中央的领导机构。7月,刘少奇交代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和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主持起草具体意见。这份名为《关于加强党中央办事机构的意见》送给刘少奇看后,刘少奇做了一点修改,即将此件呈转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审阅。8月4日,毛泽东做了批示:此件我认为可行。请你们审阅,如大体同意,即照少奇同志建议开始进行准备,从各地抽调一些人来,建立一些机构。就这样,随即陆续任命了习仲勋、邓子恢、高岗、饶漱石等人的职务。其中中南局第三书记邓子恢为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东北局第一书记高岗为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在他们之前来的是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刘少奇早在7月下旬就请邓小平先行到京工作两三个月。邓小平接电就于当月带着全家来了北京,在8月7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

和邓小平完全不同的是,高岗并不情愿离开东北。他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借口,迟迟不愿动身赴京。

在西北起家的高岗,和东北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岗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横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开始时受党派遣,在北方地方军阀部队中从事兵运工作,也算是一条只身闯过虎穴的硬汉子。1932年后,他和谢子长、刘志丹一起,组织陕甘工农红军,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33年陕甘边红二十六军正式成立红四十二师,王泰吉任师长,高岗任政委,刘志丹任参谋长,黄子文任政治部主任。后来,高岗还担任了红二十六军政委。1935年春,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北和陕甘边两块根据地和两区革命武装。会议确定成立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高岗是政治部主任。不久,中央派驻西北的代表团在陕北进行错误的肃反斗争,高岗和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张秀山、杨森、高朗亭等一批陕北干部被逮捕关押,差一点丢了脑袋。就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了刘志丹、高岗等人的救星。毛泽东了解到刘志丹等一大批同志被错误关押的情况后,当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所逮捕的干部交中央处理”。刘志丹、高岗等人这才得救。为此,高岗在毛泽东面前多次表示,他这条命是毛主席给的,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毛主席的救命之恩。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党内,进京,建国,斗争,高层,权力,拒绝,初中
下一篇:刻写者到底是谁?揭"海判南天"的历史谜团(组图)||上一篇:《水浒传》里王婆受的“骑木驴”是什么刑罚(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