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社科院近代史所召开了一个学术座谈会,题目是“近代中国研究的新视野:新史料与民国史研究”。这次座谈会与一般学术座谈会不同,高调向媒体开放,两位来自胡佛研究所的“神秘嘉宾”成为座谈会的中心人物,她们让国内媒体得以第一次了解胡佛研究所馆藏民国史料公开的台前幕后。
随着蒋介石等一批民国人物史料的不断公开,社会对近代史研究的关注正在升温。人们开始不断接触到胡佛研究所的名字,这个位于斯坦福大学、有着将近90年历史、号称美国智库的地方,拥有着世界上中国近代史料最丰富的馆藏,现在它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源。
两位特殊人物,一个是宋曹琍璇,她是全权审定老蒋日记的开放度、能够在日记上贴条子隐去敏感内容的人;另一位是郭岱君,作为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一直扮演着胡佛档案研究的推手角色,正是在她们的努力下,胡佛研究所近年来不断扩大对近代中国史料的收藏、保护与整理。
胡佛馆藏档案的一大中心词就是“敏感”,蒋介石日记目前已经公布到1949年,宋子文的档案已经全部公开,即将公开的还有孔祥熙的日记,甚至像史迪威的史料已经全部可以上网查到了。胡佛研究所的中国近代档案整理与收藏进展是全面且具有颠覆性的。新史料的发现与公布,摆在近代史研究者面前的则是新问题。近代史研究需要换种眼光看历史,这正是“新视野”摆在“新史料”前面,成为这次座谈会特别强调的主题。
蒋日记为什么贴了条子?
胡佛研究所近年来最受关注的馆藏史料,当然是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日记从2006年3月开始分期分批地公开,在这一热点事件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关键人物,就是以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身份出现的宋曹琍璇。宋子文和蒋介石的档案她都有审定权,有权决定哪些内容可以公开,哪些不能。蒋家决定公开蒋介石的日记,宋曹琍璇起了重要作用。
宋曹琍璇的另一个身份,是宋美龄幼弟宋子安的儿媳妇,丈夫宋仲虎就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宋家1949以后就移居美国,她如今是宋家唯一的媳妇,也是目前宋家最懂中文的一个。
蒋介石日记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所有权并不属于胡佛研究所,只是由蒋家委托保管。因此,蒋介石日记是否公开必须由蒋家决定。
老蒋日记一大争论的焦点是,他53年来从不停歇地写日记是一种政治作秀吗?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一书中就做了这样的推断。宋曹琍璇认为蒋介石的日记绝对是为自己看的,而且并没有身后公开的打算。蒋介石晚年一直在不断翻阅自己的日记,也把日记交给儿子蒋经国来看,如果仅是作秀则完全没必要如此。蒋家内部一直对日记公开以及交给胡佛研究所保存的做法上有分歧。宋曹琍璇在胡佛研究所审看蒋经国日记时,无意中看到蒋经国在1975年10月15日的一篇,其中说希望尽早把父亲日记中的思想早日编纂、出版,让人们都能了解他父亲的思想。而宋曹琍璇将这篇日记拷贝下来给蒋经国的儿媳蒋方智怡看,这才说服蒋家公开了日记。
蒋家和胡佛研究所约定,蒋介石日记中关于蒋家隐私和个人健康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延时公开。宋曹琍璇通过在蒋介石日记上贴条子的方式来掩饰日记中的敏感内容。她一共在4页日记上贴了条子。“隐去的其实就是几个人的名字。我相信大家能猜到的就猜到了,不知道的就不知道了。”
公众的兴趣,很容易放在蒋介石日记的隐私上面,人们最希望探究日记中包含的历史秘辛,最好是“惊天阴谋”或“绝对隐私”,以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蒋介石日记里的确不乏此类材料,比如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不久,宋美龄就怀孕了。当时因为两次有刺客进入他们卧室,宋美龄受到惊吓以至于小产。
不过这些谈资远非日记公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蒋日记的意义是还原历史,另外是帮助世人重新认识中国,我们自己也重新认识历史。这些档案可以作为两岸合作很重要的平台。我在美国很多学者问我,岱君,你们中国为什么把统一的问题搞得那么严重?我们美国人从来不会把这个问题当做什么问题。他们不明白统一对每一个中国领导人,对每一个中国那一代知识分子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这一点西方人很难理解。”郭岱君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史料,变局,近代,史研究,面临,背景,公开,日记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随着蒋介石等一批民国人物史料的不断公开,社会对近代史研究的关注正在升温。人们开始不断接触到胡佛研究所的名字,这个位于斯坦福大学、有着将近90年历史、号称美国智库的地方,拥有着世界上中国近代史料最丰富的馆藏,现在它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源。
两位特殊人物,一个是宋曹琍璇,她是全权审定老蒋日记的开放度、能够在日记上贴条子隐去敏感内容的人;另一位是郭岱君,作为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一直扮演着胡佛档案研究的推手角色,正是在她们的努力下,胡佛研究所近年来不断扩大对近代中国史料的收藏、保护与整理。
胡佛馆藏档案的一大中心词就是“敏感”,蒋介石日记目前已经公布到1949年,宋子文的档案已经全部公开,即将公开的还有孔祥熙的日记,甚至像史迪威的史料已经全部可以上网查到了。胡佛研究所的中国近代档案整理与收藏进展是全面且具有颠覆性的。新史料的发现与公布,摆在近代史研究者面前的则是新问题。近代史研究需要换种眼光看历史,这正是“新视野”摆在“新史料”前面,成为这次座谈会特别强调的主题。
蒋日记为什么贴了条子?
胡佛研究所近年来最受关注的馆藏史料,当然是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日记从2006年3月开始分期分批地公开,在这一热点事件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关键人物,就是以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身份出现的宋曹琍璇。宋子文和蒋介石的档案她都有审定权,有权决定哪些内容可以公开,哪些不能。蒋家决定公开蒋介石的日记,宋曹琍璇起了重要作用。
宋曹琍璇的另一个身份,是宋美龄幼弟宋子安的儿媳妇,丈夫宋仲虎就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宋家1949以后就移居美国,她如今是宋家唯一的媳妇,也是目前宋家最懂中文的一个。
蒋介石日记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所有权并不属于胡佛研究所,只是由蒋家委托保管。因此,蒋介石日记是否公开必须由蒋家决定。
老蒋日记一大争论的焦点是,他53年来从不停歇地写日记是一种政治作秀吗?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一书中就做了这样的推断。宋曹琍璇认为蒋介石的日记绝对是为自己看的,而且并没有身后公开的打算。蒋介石晚年一直在不断翻阅自己的日记,也把日记交给儿子蒋经国来看,如果仅是作秀则完全没必要如此。蒋家内部一直对日记公开以及交给胡佛研究所保存的做法上有分歧。宋曹琍璇在胡佛研究所审看蒋经国日记时,无意中看到蒋经国在1975年10月15日的一篇,其中说希望尽早把父亲日记中的思想早日编纂、出版,让人们都能了解他父亲的思想。而宋曹琍璇将这篇日记拷贝下来给蒋经国的儿媳蒋方智怡看,这才说服蒋家公开了日记。
蒋家和胡佛研究所约定,蒋介石日记中关于蒋家隐私和个人健康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延时公开。宋曹琍璇通过在蒋介石日记上贴条子的方式来掩饰日记中的敏感内容。她一共在4页日记上贴了条子。“隐去的其实就是几个人的名字。我相信大家能猜到的就猜到了,不知道的就不知道了。”
公众的兴趣,很容易放在蒋介石日记的隐私上面,人们最希望探究日记中包含的历史秘辛,最好是“惊天阴谋”或“绝对隐私”,以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蒋介石日记里的确不乏此类材料,比如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不久,宋美龄就怀孕了。当时因为两次有刺客进入他们卧室,宋美龄受到惊吓以至于小产。
不过这些谈资远非日记公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蒋日记的意义是还原历史,另外是帮助世人重新认识中国,我们自己也重新认识历史。这些档案可以作为两岸合作很重要的平台。我在美国很多学者问我,岱君,你们中国为什么把统一的问题搞得那么严重?我们美国人从来不会把这个问题当做什么问题。他们不明白统一对每一个中国领导人,对每一个中国那一代知识分子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这一点西方人很难理解。”郭岱君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史料,变局,近代,史研究,面临,背景,公开,日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中南海的"座上客" 毛泽东与梁漱溟交往二三事(2)||上一篇:中国历史上十大冤死名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