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mouseover="fnDoShowDlg('');fnPostToLog('',1);" onmouseleave="" style="BORDER-BOTTOM: #ff6600 2px dotted" name="HL_TAG">onclick="" h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8-07/10/content_15989934_2.htm#" target=_blank>1949年1月28日,恰逢农历小年夜,工人都不上班。由于战情告急,负责向华南补给军用物资的“昆仑号”抵达南京,立刻接到装载文物的指令。
这次运输原计划装载故宫文物1700箱、中央博物馆和中央图书馆文物各150箱,最后仅运走1248箱文物,其中故宫藏品972箱。启航之际,运送者才发现遗忘了包括翡翠屏风在内的4箱文物,为腾出空间,只得将士官室的桌子拆掉。载运过重导致“昆仑号”有些倾斜,1月30日出航不久还曾遭到沿岸炮轰,在上海修复后,经舟山群岛的定海、福建马尾等地,2月22日最终抵达基隆。
文物运台后,由于糖厂仓库保管条件恶劣,1950年,国民党政府将文物转移到郊外雾峰乡吉峰村北沟的新库,并开始挖掘山洞用以收藏。期间,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点查,编制了一份“故宫运台文物清单”。依照文物当年存放西部所养成的习惯,每隔6个月开箱晾晒一次。1953年12月,挖掘工作完成,然而,由于台中靠海属热带气候,高温多湿成为保管的最大问题,虽然洞内设有大马力干燥机,搬离北平用的香烟木箱还是损坏严重,只得动用铁皮将木材包起来,除瓷器外,后来大部分书画文献都搬离了山洞。
1955年,美国杂志出版商亨利·卢斯倡议美国政府设立亚洲基金会,借助这些资金,北沟1957年又建一座小型陈列室,密闭箱中20多年的文物正式亮相,对公众开放,但由于空间狭小,能展示的文物只有200件左右。
1961年这些文物首次赴美展览,促成美国国际开发署一笔88.8万美元的巨额赠款。1965年11月12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整整40年后,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馆正式成立,首任院长由蒋复璁担任。
196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接受赠品和外借品,1985年确立了每年预支200万美元接收藏品的政策,1986年从日本购得苏轼名作《寒食帖》。
中国绘画史上80%代表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常展品中,有三件镇馆之宝:“毛公鼎”、“翠玉白菜”以及“东坡肉形石”。
清道光年间陕西出土的毛公鼎,传言为周宣王叔公毛公所铸,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因内壁刻有500字铭文,乃迄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之最;高18.7厘米的“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原石雕刻而成,绿色菜叶,白色菜帮,望去青翠欲滴,菜上停有蝗虫、螽斯各一只,精雕细琢,灵动鲜活;同在玉器展区的“肉形石”,纹理清晰、毛孔毕现,初见此石,人常误为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除却古重的青铜与温润的玉器,台北“故宫博物院”17000多件陶瓷文物集中了当年北京故宫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细数下来,哥、汝、钧、定,名窑毕备。
器物之外,大量精雅书画更是典藏极品。前院长秦孝仪曾经笑言:“我们当时搬过来的都是书画、细软,重的东西拿不动嘛。北京故宫以宫殿、器物等大东西见长,我们这边以书画文物见长,书画在文化方面最具分量。”
曾有专家指出,写一部中国绘画史,每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80%左右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其5400多件书画中,宋画即达940多件,包括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等山水画至宝。书法极品中,除了《快雪时晴帖》与《寒食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怀素《自叙帖》、颜真卿《祭侄稿》、冯承素《兰亭集序》摹本等耀眼藏品。
由于这些书画真迹年代久远,纸质脆弱,很多藏品被列为限展品,展出机会可遇不可求,展览次数和时间都受到严格限制,例如2004年底怀素《自叙帖》只展出4天。与西方名画挂于敞亮展厅不同,中国书画展览时,光线被调得极暗。据现任院长周功鑫介绍,“绢、纸这些有机物的受光强度是累积的,为了减少伤害,我们尽量降低它的曝光时间,展期很短,3个月绝对要换下来。展厅的紫外线经过过滤,受光不会超过50Lux。”
关于这些日渐老去的书画,不老的是它们契阔离散的故事: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曾被烧成了两段,前半卷留存大陆,后半卷则贮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至于快雪、中秋、伯远“三希”何时再聚一堂,更是两岸人民殷切关注的。李乃清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故宫,台北,国宝,前世,今生,精选,金刚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这次运输原计划装载故宫文物1700箱、中央博物馆和中央图书馆文物各150箱,最后仅运走1248箱文物,其中故宫藏品972箱。启航之际,运送者才发现遗忘了包括翡翠屏风在内的4箱文物,为腾出空间,只得将士官室的桌子拆掉。载运过重导致“昆仑号”有些倾斜,1月30日出航不久还曾遭到沿岸炮轰,在上海修复后,经舟山群岛的定海、福建马尾等地,2月22日最终抵达基隆。
文物运台后,由于糖厂仓库保管条件恶劣,1950年,国民党政府将文物转移到郊外雾峰乡吉峰村北沟的新库,并开始挖掘山洞用以收藏。期间,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点查,编制了一份“故宫运台文物清单”。依照文物当年存放西部所养成的习惯,每隔6个月开箱晾晒一次。1953年12月,挖掘工作完成,然而,由于台中靠海属热带气候,高温多湿成为保管的最大问题,虽然洞内设有大马力干燥机,搬离北平用的香烟木箱还是损坏严重,只得动用铁皮将木材包起来,除瓷器外,后来大部分书画文献都搬离了山洞。
1955年,美国杂志出版商亨利·卢斯倡议美国政府设立亚洲基金会,借助这些资金,北沟1957年又建一座小型陈列室,密闭箱中20多年的文物正式亮相,对公众开放,但由于空间狭小,能展示的文物只有200件左右。
1961年这些文物首次赴美展览,促成美国国际开发署一笔88.8万美元的巨额赠款。1965年11月12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整整40年后,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馆正式成立,首任院长由蒋复璁担任。
196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接受赠品和外借品,1985年确立了每年预支200万美元接收藏品的政策,1986年从日本购得苏轼名作《寒食帖》。
中国绘画史上80%代表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常展品中,有三件镇馆之宝:“毛公鼎”、“翠玉白菜”以及“东坡肉形石”。
清道光年间陕西出土的毛公鼎,传言为周宣王叔公毛公所铸,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因内壁刻有500字铭文,乃迄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之最;高18.7厘米的“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原石雕刻而成,绿色菜叶,白色菜帮,望去青翠欲滴,菜上停有蝗虫、螽斯各一只,精雕细琢,灵动鲜活;同在玉器展区的“肉形石”,纹理清晰、毛孔毕现,初见此石,人常误为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除却古重的青铜与温润的玉器,台北“故宫博物院”17000多件陶瓷文物集中了当年北京故宫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细数下来,哥、汝、钧、定,名窑毕备。
器物之外,大量精雅书画更是典藏极品。前院长秦孝仪曾经笑言:“我们当时搬过来的都是书画、细软,重的东西拿不动嘛。北京故宫以宫殿、器物等大东西见长,我们这边以书画文物见长,书画在文化方面最具分量。”
曾有专家指出,写一部中国绘画史,每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80%左右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其5400多件书画中,宋画即达940多件,包括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等山水画至宝。书法极品中,除了《快雪时晴帖》与《寒食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怀素《自叙帖》、颜真卿《祭侄稿》、冯承素《兰亭集序》摹本等耀眼藏品。
由于这些书画真迹年代久远,纸质脆弱,很多藏品被列为限展品,展出机会可遇不可求,展览次数和时间都受到严格限制,例如2004年底怀素《自叙帖》只展出4天。与西方名画挂于敞亮展厅不同,中国书画展览时,光线被调得极暗。据现任院长周功鑫介绍,“绢、纸这些有机物的受光强度是累积的,为了减少伤害,我们尽量降低它的曝光时间,展期很短,3个月绝对要换下来。展厅的紫外线经过过滤,受光不会超过50Lux。”
关于这些日渐老去的书画,不老的是它们契阔离散的故事: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曾被烧成了两段,前半卷留存大陆,后半卷则贮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至于快雪、中秋、伯远“三希”何时再聚一堂,更是两岸人民殷切关注的。李乃清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故宫,台北,国宝,前世,今生,精选,金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