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慈母情感天动地 邵华为培养毛新宇倾尽心血(1)

编辑:秋痕 来源:长沙晚报
 

毛岸青、邵华、毛新宇全家合影(图片摘自《平凡而伟大》)



6月24日傍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女士在北京一家医院因病去世,终年69岁。邵华将军1938年10月出生在陕西延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第七、八、九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资料图为1999年10月1日,晋升为解放军少将的毛泽东儿媳邵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拍摄国庆阅兵盛况。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女士于6月24日傍晚因病去世,终年69岁。邵华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媳,毛岸青的妻子,毛新宇的母亲,中共党员,少将军衔。
  一个玩笑结良缘
    邵华出生在延安,母亲张文秋是老革命。邵华从小经历坎坷,历经磨难。
    1942年,小邵华随父母和150多个共产党员、八路军官兵到新疆帮助建设,被新疆军阀盛世才一同投进了黑牢。此后,邵华在那里度过了4个年头,冬夜的严寒和夏日的酷暑,难耐的饥渴和残忍的毒打,给小邵华的童年增加了苦难的色彩。
    毛岸青和邵华结良缘有一段传奇故事:1927年4月,中共第五次党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休息时,大家向初婚的张文秋和刘谦初道喜,希望他们早生贵子,毛泽东却说:别人祝你们早生贵子,我希望你生一对千金,我们两家好对亲家,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岸英,一个叫岸青。张文秋说:“好啊。”这本来是个玩笑,没想到后来张文秋真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思齐,二女儿邵华。思齐和邵华长大后,经常与毛岸英、毛岸青在一起玩。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经常骑车到邵华家玩,岸青心粗,鞋子坏了,袜子掉到鞋里也不在意,张文秋经常帮他整理,还经常帮他兄弟俩洗脏衣服,做好吃的给兄弟俩吃。就在这种充满亲情的交往中,两家的孩子逐渐长大了。
    1957年10月,毛岸青在苏联修完学业后,从北京到大连休养。从那时起,邵华开始与毛岸青通信,并在闲暇时同姐姐一道到大连去看望他。毛泽东知道他们交往的消息后,便写信给毛岸青问他的想法,并在信中对邵华进行了一番评价,说邵华是个好孩子。很快,邵华与毛岸青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1960年,由大连市委、市政府主持,毛岸青和邵华的婚礼在大连举行。毛泽东非常满意这桩婚事,虽然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但给邵华送了一块手表、一台熊猫牌收音机,作为他们的新婚礼物。这两件物品,邵华夫妇一直保存。
    邵华和岸青在大连度过了一段新婚岁月之后,于1962年回到北京看望父亲毛泽东。一次在中南海,邵华向毛泽东提出想读书的要求,毛泽东认真地说:“孩子,你愿意学习,这很好嘛,这件事我让秘书同志来帮你办。”不久,邵华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继续求学。考虑到邵华是毛家的新媳妇,毛泽东建议毛岸青带着她回韶山去见见父老乡亲,看望外婆,给妈妈杨开慧扫墓。那是邵华第一次湖南之行,韶山父老乡亲的热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岸青与邵华结婚后,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两人始终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相互帮助,可谓一对知心爱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慈母,心血,倾尽,培养,情感,邵华,毛新宇
下一篇:毛泽东因何评价高启是明朝最伟大的诗人||上一篇:坠楼保贞操 绿珠为石崇跳楼到底值不值(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