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松山芭蕾舞团60年的中国情缘:曾受毛主席接见(3)

编辑:秋痕 来源:青年参考
 
清水正夫迷上《白毛女》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是怎样与《白毛女》结缘的呢? 

    新中国成立后,几乎与日本隔绝。1952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汉宸邀请日本国会议员帆足计访华。帆足计等以考察农业为由访问丹麦,经莫斯科来到北京。他们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订了《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议》。为宣传新中国,周恩来赠给帆足计一个电影《白毛女》的拷贝。日中友好协会的宫崎世民等在日本各地作访华报告的同时,策划了电影《白毛女》上映会。 

    1952年秋,松山芭蕾舞团团长清水正夫在东京江东区的一家小礼堂,第一次看到电影《白毛女》,极为震惊,他推荐夫人松山树子也去观看。两个人顿时成了《白毛女》迷,他们跟着放映路线看了一路,决定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使芭蕾舞剧《白毛女》成了他们一生的事业。 

    清水正夫还是东京大学建筑系学生时,常去剧院看戏。他爱上了日本著名的芭蕾舞演员松山树子,几年后他们喜结连理。清水正夫放弃建筑师职业,以夫人名义成立了松山芭蕾舞团,并出任团长。他的儿子清水哲太郎曾在北京舞蹈学校学习,担任松山芭蕾舞团的总代表。儿媳森下洋子3岁学习芭蕾舞,在国际大赛上多次获奖,也曾在北京学习过。上世纪70年代,小两口成为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第二代主角。 

    中日友好起缘于“芭蕾外交” 

    清水正夫夫妇决定将电影改编成芭蕾舞。芭蕾舞一向西洋化,很难将中国民间故事装进这个“洋罐子”里,更何况还要承受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不过,所有的困难都不在话下,没有资料,他们就写信给中国戏剧家协会。1953年底,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田汉先生寄来厚厚的歌剧《白毛女》剧本、乐谱及舞台剧照。日本作曲家林光参考歌剧《白毛女》的乐谱,创作了芭蕾舞《白毛女》的音乐。清水正夫改编剧本,扮演喜儿的松山树子设计了银灰布料的贴身舞台装,用剪出的毛边来表现破衣烂衫,不像中国歌剧的喜儿穿着肥腿棉裤。以后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也采用了这一造型。 

    两年多后万事俱备,可是没有“东风”。当时东京剧场极少,要演出必须先交钱,再排队抽签。松山芭蕾舞团破釜沉舟,抵押房产向银行贷款,终于幸运地抽到两个演出日。1955年2月12日,松山芭蕾舞团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首演芭蕾舞《白毛女》,从此成为世界上惟一演出中国剧目的外国芭蕾舞团。清水正夫回忆:那天非常冷,但是人山人海,大部分面孔是大学生和工人。首场谢幕的掌声不停,观众和演员都在流泪。 

    就这样,松山芭蕾舞团在日本连续演出40多场《白毛女》,虽然每次都遇到重重阻挠,但他们的执著终于感动了“上帝”,“松芭”的名气越来越大。团长清水正夫还当选为日中友好协会全国本部理事长,他们所从事的日中友好事业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解冻起缘于“乒乓外交”,那么中日友好的建立则起缘于“芭蕾外交”,而且松山芭蕾舞团功不可没。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松山,芭蕾舞团,接见,毛主席,中国,情缘
下一篇:不死药为什么能在唐朝盛世时风靡一时?(3)||上一篇:"英语热"怎样走来:红头文件"定调" 国人"喊"出(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