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文人大都想做官,可是举了无数的例子来。王勃,唐初四杰之首。六岁便能作文,不到二十岁应举及第,屡到官门前献颂,是一个不安于卑位的浮躁人。想依傍圣人,可是却没有自立精神,一心想做官。他不满当前的小官职,最后小官也当不成,失职游荡流落,渡海溺死,死而才二十八岁。
李白,他一直想长生不老承认自己是仙人,可是他也没有风过不死的人,更没有见过仙人,感到惶惑无前途。作诗“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长生与死是李白心中的一个矛盾。不求小官,在做大官,大到宰相一类的大官,但是没有希望,是他的第二个矛盾。前一个矛盾是第二个矛盾的引深。因为,他首先是想做官,做大官,这个希望不能实现,他才求第二个,想长生不老,想做仙。正如他的《送蔡山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拖。”但是,李白不是很适合做官的,因而人的政见太差了,也就是政治能力太差吧!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诗里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对妻子说这些豪言壮语,只能说明他对仕途险恶的无知,以为自己才大,做个宰相之类的官那不个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的。可是事实远非如此,他是懂政治的,所以,他相做大官却永远做不了大官。
白居易因为其妻杨氏是牛党重要人物杨颖的妹子,因此被算作是牛党,在官场一直过得不好。他被迫放弃做官,但是求名之心却仍极浓。
所选取的只是一些自己认为有代表性的人物,当然并不能很好的说明文题。但是,唐代文人,一直想要做官却是实情。因为做官才有出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尤其是政治理想,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做官后自己的诗文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传诵,在那样一个资讯并不发达的社会里是当然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官,大多是穷困不堪,聊倒一生,大概做官就有一切吧!这也许就一个时代的文人的宿命吧。
社会发展是多元化的,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人一生最重要的是选择。也许在唐朝一个文人没有多大的选择机会,除了做官和写流传于后世的文学作品外没有其它的出路了,并且从事文学创作并不是一条独立的出路,尤其是在那个重士人,重做官,而不重视更多行业的社会里,严重的思维缺陷阻梗着更多的文人的发展,所以,大家就几乎只能在一条道上奔跑不息。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可是这个潮流把人们都带向而去,不管你适合还是不适合那条道路,所以很多的人只能被淹死。我认为那个潮流是世俗的潮流。一个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未必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时代潮流让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能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历史淹没了的一切一定会被人们重新思考,让下一代的人生活得更成熟,更具思维与行动的独立性,不再完全拘束于世俗的潮流而不明不白的被淹死。(文/藤荒)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多好,做官,唐朝,文人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李白,他一直想长生不老承认自己是仙人,可是他也没有风过不死的人,更没有见过仙人,感到惶惑无前途。作诗“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长生与死是李白心中的一个矛盾。不求小官,在做大官,大到宰相一类的大官,但是没有希望,是他的第二个矛盾。前一个矛盾是第二个矛盾的引深。因为,他首先是想做官,做大官,这个希望不能实现,他才求第二个,想长生不老,想做仙。正如他的《送蔡山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拖。”但是,李白不是很适合做官的,因而人的政见太差了,也就是政治能力太差吧!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诗里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对妻子说这些豪言壮语,只能说明他对仕途险恶的无知,以为自己才大,做个宰相之类的官那不个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的。可是事实远非如此,他是懂政治的,所以,他相做大官却永远做不了大官。
白居易因为其妻杨氏是牛党重要人物杨颖的妹子,因此被算作是牛党,在官场一直过得不好。他被迫放弃做官,但是求名之心却仍极浓。
所选取的只是一些自己认为有代表性的人物,当然并不能很好的说明文题。但是,唐代文人,一直想要做官却是实情。因为做官才有出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尤其是政治理想,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做官后自己的诗文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传诵,在那样一个资讯并不发达的社会里是当然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官,大多是穷困不堪,聊倒一生,大概做官就有一切吧!这也许就一个时代的文人的宿命吧。
社会发展是多元化的,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人一生最重要的是选择。也许在唐朝一个文人没有多大的选择机会,除了做官和写流传于后世的文学作品外没有其它的出路了,并且从事文学创作并不是一条独立的出路,尤其是在那个重士人,重做官,而不重视更多行业的社会里,严重的思维缺陷阻梗着更多的文人的发展,所以,大家就几乎只能在一条道上奔跑不息。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可是这个潮流把人们都带向而去,不管你适合还是不适合那条道路,所以很多的人只能被淹死。我认为那个潮流是世俗的潮流。一个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未必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时代潮流让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能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历史淹没了的一切一定会被人们重新思考,让下一代的人生活得更成熟,更具思维与行动的独立性,不再完全拘束于世俗的潮流而不明不白的被淹死。(文/藤荒)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多好,做官,唐朝,文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