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伏尔泰称赞乾隆谦虚是有特殊针对的。伏尔泰认为,中国儒家文化表现出一种其它文化少有的宽容,而这种宽容,在欧洲的宗教统治下,实在少得可怜。很多年以后,美国学者房龙,特意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宽容》,系统地指出西方文化的这个大毛病,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伏尔泰。顺便说一下,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一般把政治体制分为三种,共和、君主、专制。伏尔泰等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属于开明君主制,而不是专制,这也是伏尔泰喜欢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从伏尔泰喜欢乾隆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社会的很多内容,都被他用来当作批判欧洲宗教统治的武器。甚至可以说,用中国的现实与欧洲宗教统治作比较,伏尔泰等人认为,中国就代表了自由和幸福。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伏尔泰为何会推崇中国的“一夫多妻制”。伏尔泰写道:“通奸在东方很少见……在我们欧洲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由此看出,是承认一夫多妻制好,还是任其伤风败俗好。”虽然在今天看来,伏尔泰的这个说法,也有失偏颇,但是,他的真正用意,还是批判欧洲宗教统治下的道德虚伪。
基督教主张一夫一妻制,然而,欧洲宗教统治下的现实是,表面上一夫一妻制必须遵守,实际上从教士到贵族,到社会普通成员,都无法真正奉行一夫一妻制。用今天的话说叫婚外恋,用过去的词汇就是通奸,是一种罪行。因此,伏尔泰基于生活应该追求幸福的主张认为,与其虚伪地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外壳,实际上没几个人能做到,不如遵从人的本性,顺其自然。
之所以我前面说伏尔泰的这个说法有失偏颇,是因为一夫多妻制背离了男女平等的原则。基督教一夫一妻制违背人性的地方在于,它不允许离婚,由此必然造成通奸盛行。欧洲在推翻宗教统治之后,世俗社会的法律虽然都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是,法律都允许离婚、再婚。某种程度上说,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允许离婚、再婚的现代法律,就是死板的一夫一妻制,与男女不平等的一夫多妻制的折中。人们也可以说,现代社会离婚、再婚的人,其实就是阶段性的严格一夫一妻制,组合成为自由的多夫多妻制,只不过这种多夫多妻的时间段不允许重叠而已。西方在20世纪开始流行的性解放,甚至把这种多夫多妻的法律限制都扔掉了。
前文引述伏尔泰的话说:“通奸在东方很少见……”,也许有人会不同意。身处现代的中国社会,伏尔泰的话也许是要大打折扣,但是,在过去,伏尔泰的话并没有错。我曾经多次说过,现在中国社会的很多丑恶现象,其实是过分抛弃传统造成的,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样如此。
关键字: 内容标签:伏尔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蒋介石内侍口述:宋美龄卸妆后吓我一跳||上一篇:唐代寡居妇女真相:贞节观念不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