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西安事变后的20万东北军是怎么消亡的

编辑:秋痕 来源:中华网
 
蒋介石瓦解东北军
    
    缪天贵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蒋扣留,从此一去不返。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互相残杀。
    
    蒋介石是被东北军扣押在西安的,因此对该部队深恶痛绝。抗战的序幕拉开以后,1937年3月,他借机将东北军东调。东北军将领遂钻入了各军不相统属、被蒋介石分割使用的圈套。
    
    从4月到6月,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由每军四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二师的乙种军编制。于是东北军离开陕西,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整编后的东北军共6个军,在战场上逐渐被瓦解,其结局分述如下。
    
    第四十九军(军长刘多荃)
    
    1937年8月中下旬,刘多荃率第四十九军进驻沧县及静海附近,与南下日军发生激战,被迫向南撤退。1937年10月底,四十九军被调到淞沪战场,损失惨重。蒋介石将该军一个师划归第一战区的刘峙指挥,四十九军的一个师就这样被剥离。1939年,刘多荃作战失利,由中将军长降为上校军长;副军长高鹏云、参谋长秦靖宇相继被蒋介石调离,第四十九军名存实亡了。
    
    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
    
    1937年8月,第五十一军被调往山东。1938年1月,日军夹击徐州,于学忠以五十一军两个师的兵力约2.5万人死守蚌埠,伤亡7000余人。1939年2月,于学忠被任命为鲁苏战区司令,指挥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五十七军在鲁南山区打游击。从1939年到1943年,在鲁南抗战的5年中,于学忠部损失甚大。1944年3月,于学忠被免去苏鲁战区司令的职务,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从此失去军权。国共决战时期,第五十一军被改为整编第五十一师,周毓英任中将师长,驻守枣庄。1947年1月,周毓英率部向中共的华东野战军投降。
    
    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
    
    「七七」事变后,万福麟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三军军长,负责平汉线以北永定河及大清河一线的防守。在日军猛烈的攻击下,万部损兵折将,被迫退出战场,在太行山区打游击。1943年,五十三军被编入远征军开赴缅甸,展开对日作战。
    
    第五十七军(军长缪征流)
    
    1937年11月,缪征流的第五十七军奉命驻防南通、启东、海门一线。其一一二师在无锡附近与日军接战,师长霍守义负伤,全师撤往江北。12月,一一二师在南京城北长江一线阻击日军,伤亡惨重,副师长李兰池战殁。1939年2月,五十七军被调到鲁苏战区,在敌后打游击战。1940年被撤销番号。
    
    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
    
    1937年8月下旬,吴克仁率六十七军奔赴河北大城,构筑阵地防守。9月1日,日军第六师团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猛攻六十七军的大城防线。致该军伤亡2000余人。1937年10月底,六十七军参加淞沪抗战,吴克仁战殁。六十七军被缩编为一○八师,拨归中央军第二十五军建制。
    
    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
    
    1937年8月下旬,骑兵第二军调晋绥前线与日军作战。大同失守后,骑兵第二军退到晋西北一带抗日。9月下旬在井坪镇一役中,骑兵第二军被日军击溃。抗战胜利后,骑兵第二军开赴济南,改编为第九十六军,原番号不复存在。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安事变,东北军,是怎么,消亡
下一篇:"昨天的历史"的见证 "人民公社"牌匾难见踪影(图)||上一篇:揭密佛祖释迦牟尼涅磐之路 浪子如何变成了佛陀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