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清朝不懂经纬被俄国蒙走12万平方公里土地(3)

编辑:汀滢 来源:腾讯
 
可次年正式签订的中英缅甸条约,没有将英方的三点表示列入。薛福成认为,英国这样做,是想否认过去的三条协议,有入侵滇缅边界的意图。
为此,他照会英国外交部,重申五年前中英双方的三条协议,并要求英国履行中英缅甸条约中,每隔十年英驻缅官员要派人向中国朝贡的条款。
1891年3月,他向朝廷上疏,建议主动提出滇缅界务、商务谈判,并自荐为中方代表。然而,过了一年,才提上议事日程,朝廷同意他的建议。
英国在缅甸的商人,急于同中国通商,他因势利导之,指出,若不划定边界,滇缅之间的商务断难开办。英方为了商业利益,同意进行划界谈判。
果如其预料,英国送来的划界备忘录,否认了原来的三条协议,甚至要将整个中缅界线,完全推至中国境内,薛福成援引国际公法,力争!
他指出,大金沙江两岸绵延数千里山地,乃“不缅不华 ”之地带,按照国际公法,应由两国均分,因而中缅边界,要以大金沙江为界。
1894年3月1日,中英两国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
此次谈判成功,可谓破了天荒,光绪皇帝夸曰:“薛某办事甚好。”
中英谈判期间,洪钧正被中俄边界问题纠缠,而病入膏肓。
那时,正值中俄两国边界谈判,俄国公使拿出他当年在德国印制的国界图,一口咬定这张中国印制的中俄国界图上显示帕米尔高原属于俄国。
谈判对中国方面不利,因此御史杨宜治向朝廷参了他一本。
他在欧洲,埋头治元史,回国以后,以兵部侍郎,到总理衙门“行走”。在朝廷,皇帝跟前,叫“行走”,而俚语曰:跑腿。跑腿,好累!
计划要写三十卷的书,只写了二十卷,还有十卷在腹中酝酿,就投笔了。可当初,为写此书,他到处收集资料,在欧洲埋了三年头。
为证补元史,亦为经略西北计,他花重金买了一张《中俄交界图》。起初,他自以为得计,可谁知,就是这张图,使他在世界屋脊迷失。
从“埋头”治史,到投笔“行走”,他真的急了!那张交界图,即便作为治元史用,也要考据,何况用来划分国界?他没有实地勘察,栽了!
现存的《元史译文证补》,题吴县洪钧著,系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陆润庠的刻本,三十卷,其中十卷,有目无文,可见此稿未成。
他用“译文”,即外国史料,来“证补”《元史》,可见其学术视野,已具有世界性。但他的立场,却是天下观的,仍囿于中体西用——以《元史》为“体”,以“译文”为“用”,做“证补”用,取彼国史料,证补元史。
他死了,仁慈的光绪皇帝,没忘了夸他一句“学问优长”。
皇帝没有提起“经纬度”,人都死了,没必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关键字: 内容标签:俄国,不懂,清朝,经纬,土地,万平方
下一篇:清朝不懂经纬被俄国蒙走12万平方公里土地(1)||上一篇:揭大师梅兰芳和名伶刘喜奎鲜为人知的秘密情感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