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5月,傅雷(右)与刘海粟夫妇在巴黎的阿尔培·裴那画室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美术史家傅雷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敬仰和渺不可追的心情来纪念这位具有深厚修养和完整人格的先贤,不单单是希望傅雷之死的悲剧不再发生,更重要的是,如施蛰存先生所言,“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傅雷在“美专”的逝水年华
壹 文化天才间的相互欣赏
1931年9月间,傅雷由法国回来时,年仅23岁,即被刘海粟聘任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当时这所学校,集中着国内第一流的人才,如黄宾虹、张善孖、张大千、贺天健、潘玉良、庞薰琹等;较年轻些的教员有蒋兆和、俞剑华、娄师白、马孟容、谢公展等,这些人日后也大都成了文化艺术界的佼佼者。在这样一所人才济济的学校中,出任办公室主任,说明年轻的傅雷确实具有不同一般的学识。除了日常行政工作,他还开设了两门课程:美术史和法语。
9月下旬,蔡元培先生在威海卫路中社设宴为刘海粟旅欧回国接风,傅雷应邀出席,作陪的还有陈独秀、叶恭绰、许寿裳、杨杏佛、黄宾虹、张大千、朱屺瞻、王个簃等社会文化名流。宴席间,傅雷谈到如何改革上海美专教学工作时,蔡元培先生很为赏识,支持他的一些设想。
中华书局决定出版一套《世界名画集》,共收八家名作,一家一册,每册都有长序,介绍作者生平,分析其艺术特色。塞尚、莫奈、雷诺阿、马蒂斯、凡高、高更、特朗七家由刘海粟负责编选;另一册为《刘海粟》专辑,由傅雷编选,卷首刊有他写的专论《刘海粟论》。
在这篇文章最后,傅雷是对刘海粟的艺术成就发出瞻望:“阴霾蔽天,烽烟四起,仿佛是产生密克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的时代,亦仿佛是1830年前后产生特拉克洛瓦、雨果的情景。愿你,海粟,愿你火一般的颜色,燃起我们将死的心灵,愿你狂欢的节奏,唤醒我们奄奄欲绝的灵魂。”
今天,当我们全面估价刘海粟的巨大艺术成就和杰出贡献时,重读这些话,可以肯定地说,傅雷准确地预示了刘海粟艺术的远大前景。
以刘海粟比傅雷年长十多岁,且当时已在国内、国际享有崇高的声誉,其绘画选集,决定由傅雷编选,并请他撰写序言,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刘海粟对傅雷人格和学识的赞许。
傅雷从法国回到上海后,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办公室主任,这是当时美专旧址。
贰 “狂妄无礼”中的率真爽快
傅雷在上海美专真正工作的时间不长。在这段时间中,发生了一些令人难以忘却的事。
刘海粟旅欧归来后,着手改进上海美专的教学业务,除原有的一批教师外,又充实了一些新生力量,其中包括俞剑华先生。
俞先生原在北平美专任教,初来乍到,大家还不了解他。由此,刘海粟想到,应该设法帮助这批新来的教师们树立威信,以便他们尽快顺利地担负起教学工作。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就请教务长丁远将俞剑华先生的十多幅作品挂到长廊上,供老师和学生们观赏。
这天,傅雷与刘海粟一起来到学校,一见长廊上挂出的画,他紧皱着眉头对工友说:“这些画没有创造性,才气少,收掉!”傅雷是校办公室主任,他这样说了,工友不能不办,立即将画收掉了。
这时,俞剑华先生恰好来到办公室,耳闻目睹了刚才的情景。作为校长的刘海粟,在这种情况下,觉得有些尴尬,为了缓和气氛,便介绍俞剑华与傅雷相识。俞剑华比傅雷年长14岁,已近四十,有多种著作发表,但此时此地,他很平静,没有因为傅雷刚才说了那样不恭的话并取下了他的作品而生气,而是很尊敬地主动向傅雷打招呼。傅雷却显得很冷淡的样子,只是点了点头,便进了办公室。
刘海粟只好一个劲地向俞剑华解释着傅雷的脾气禀性,请他不要在意刚才的事。俞剑华依然很平静地说:“傅先生这个人,脾气虽有点儿古怪,心很好。其实我们昨天就见过面了。他说他看过我的讲稿,认为我没有本领,只会抄书。这是当面说的。我很佩服他的直率爽快。要是说老实话,抄书我也不会,为了怕出笑话,连古文的标点都不敢随便用,只用圈。傅先生对我那样评价,已经是过奖了。他的话,对我是一种鼓励。我要先用功学会抄书,免得辜负傅先生的期望。”说完,便到教室上课去了。
等俞剑华一走,刘海粟来到办公室。他还在为刚才的事生气,便对傅雷说:“你太狂妄了,为什么不理人家?”
傅雷对刘海粟的批评并不服气,以不屑的口吻说:“没有闲工夫和抄书匠啰嗦!”
数十年来,刘海粟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对俞剑华的那种度量,常表示出无限钦佩之情。当然,也对傅雷的脾气不无遗憾。而俞剑华当时的那番话,决不是一时的客气、表面的谦虚,完全是出于内心的至诚。自从发生上述那件事情之后,俞剑华与傅雷常有交往,两人还成了很好的朋友。俞剑华当时能够容忍傅雷的那种态度,是因为他从傅雷看似狂妄无礼的脾气中,识得了他那种能够激发人奋进的一片真诚;而且,他也能够以同样的真诚对待着傅雷。也正是这种真诚,才使两人在各自的学业上,作出突出的成就。
关键字: 内容标签:辞别,诞辰,扑朔迷离,揭密,周年,傅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