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透过武侠说历史 中国史上是否真有丐帮(3)

编辑:汀滢 来源:历史的天空
 
No.3丐帮内部又分有两派,即污衣、净衣二系。污衣派自任蓬头垢面、破衣邋遢;净衣派似乎着一身干净衣衫伪装成各种角色示于施主。
No.4捎带上“杀狗阵”“莲花落阵”丐帮最得意的功夫也是其称雄江湖的本钱的便是“打狗棒法”与“降龙十八掌”,且仅且未来之帮主才能修习。
金大侠创意的江湖体系为其后的武侠作家范铸了一个模子,我们欣赏其构建的合理性,但毕竟只是合理,不是现实。现在我们就走下这种DIY式的江湖构想,解密真实的丐帮。
真正的丐帮没能形成江南江北的大一统规模,只是在局部上自成气候,可能是一县,也可能是一府、一州。皆自家地头顾自家,自家自有生财道。
而因丐者信奉的开山祖师不同,便支衍出了多个派系。就整个丐帮历史总体的衡量,声名较隆的,也是较有势力的帮派大概齐不外范、李、伍、高、索几家。其来各有根由,择一二约略述之。
丐门范家开山祖范丹。据该派称,其创派祖师曾“救济”过“困于陈、蔡之间”的一个叫孔丘的饭吃(状似“珍珠翡翠白玉汤”的说),巧的是这个叫孔丘的竟是後来尊誉的儒门圣人,于是范帮主想当然地成了丐门鼻祖。因而范门丐帮势力最是强大,影响力空前。而据史载范丹实是东汉人,前後隔着五百年,硬生将两人扯到一块儿,即便现代的宣传功力也要瞠乎其後。
丐门伍家开山祖伍子胥。据称伍子胥过昭关经历几多磨难来至吴都苏州,身无分文,只好沿街吹笙行乞,恰公子光经过此间,而後知用伍员。故该派丐者行乞时大都随带家伙什儿,如快板儿,胡琴儿丝弦等。郭德纲戏称李菁为丐帮少帮主,即源于此。
丐帮行内话谓“乞丐”为“挂竿儿”,故武侠中的丐帮帮主实底应称“竿儿头”。“竿头”便是这片地方的土地,入门投师、人事任免都由着他一手把揽。方今在街上见到的那些个瘫爬畸缺的花子,行内话称“披街”的(很形象,也很残酷,因而很能捐得同情),其幕后操作者便是这毒霸一方的“竿头”。
丐帮帮众的来源不外破产无业者、背井离乡举目无亲者、畸残无力过活者,还有就是自家收留的无父无母儿童(有黑幕的那儿童八九是拐来的)。当然也不乏喜好以乔扮乞儿为乐为癖的。乞儿不入流,要栖身就要入帮。
入帮前,照例地要向“竿头”磕头认师,复说“允了”,便跟着学艺——乞讨或偷窃。经一段时间的考察(脑际划过林冲入伙梁山的镜头),师父认为满意,再交香烛钱,择吉日行收徒仪式。
先是,于香堂摆起祖师爷牌位,牌位前燃点香烛。由师父将一木棍横于地下,徒弟跪膝棍上。一番江湖切口问对後,师父将木棍拾起又放下,先让徒弟起来看下供桌上的竹筒、锥子、刀子及一盆冷水(看啥呐,东厂总不至于没听过罢)。徒弟再次跪在棍上,师父开始宣念帮规。最後徒弟向师父行叩拜礼,毕,群丐小宴而散。
无规矩不成方圆,丐帮讲“十穷”“八要”“十戒”。帮众通体贯力执行。
“十穷”即:进穷棚,抬穷头,穷家祖师供穷楼;穷家也讲三纲论,穷家也讲三教共九流;穷家鞭竿传天下,穷家的褡子四海游;穷家的沙玑子(竹板儿)垂耳度春秋;穷家里面分贵贱,穷家里面出王侯。
“八要”即:一要天地君亲师;二要受祖师爷的教化;三要孝敬父母;四要敬兄爱弟;五要谨遵国法……
“十戒”即:一戒越边抽舵(不准投邻居及同行);二戒顶色卧莲(不准嫖同行之妻);三戒点水发线(不容内奸行径);四戒引马上槽(不准暴露自家做的坏事)……
乞丐背布褡子要饭,一进村,须将褡子从肩头拿下挎放胳膊上,算是“牵马”;一进人家门口要把褡子放下,算是“拴马”;之後才例行那套招牌叫唤“大叔、大婶,赏点……”。行里怕新手面嫩叫不出口,便言“大叔”其实就是“大收”,算是贺祝施主的话。
对乞丐们来说相对于平日里的清淡遇着红白喜事就算他们的节日。尤其白事儿,过去有财势的大户都要差人去“竿头”那请些帮众,招揽抬棺、打幡儿等活计。
西藏至今还保留着“乞丐节”,藏语“萨嘎达瓦”节,节日在藏历四月十五(汉历六月)。是日除去例行法事,施舍丐者是一大主题。在转经路上绵延多少里,一簇簇背着褡裢的乞丐,面露笑意,前头,施主们提着钱袋子,亦面含微笑,从头里一个铜子儿一个铜子儿施舍下去,直到囊中清绝溜溜。场面动人以极。可也就仅此一日而已,还是沾光佛祖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丐帮,史上,真有,中国,透过,历史,武侠
下一篇:宁波天一阁入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图)||上一篇:斯大林的替身还活着 活到今天靠的就是谨慎(2)
分享到
推荐好文